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体操 > 体操动态

透视眭禄现象 谁来为湖南体育人才频频流失买单

来源:红网-湖南日报 作者:苏原平
2011年10月18日09:43

  刚刚结束的东京体操世锦赛,没有一名湖南队运动员,却有一位湖南籍冠军。

  帮助中国女队打破金牌荒,勇夺平衡木冠军,被主教练陆善真称为“能够担当领军人物”的,正是19岁的株洲姑娘眭禄。然而,眭禄却是上海队运动员。正如湘潭妹子彭帅是天津队运动员,很多湖南籍优秀运动员从小漂泊在全国各地,凭借湖南人的霸气和韧劲最终实现梦想,名扬世界。

  这是一种现象,一种可敬而又可叹的体育现象。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湖南体育人才频频流失?谁来为人才流失买单?

  彭帅少年成名,13岁就夺得国际网球联合会青少年网球赛冠军,但在1999年加盟天津网球队。大器晚成的眭禄,也在2000年时去了上海队。她们无论身处何方,湖南人的“霸蛮”本色没有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彭帅在心脏植入6根弹簧后,灿烂地绽放在大满贯赛场;最后时刻与北京奥运会擦肩而过的眭禄越挫越勇,终于破茧成蝶。她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诠释着湖南人的血性和霸气。

  然而,随着彭帅、眭禄的离去,湖南网球和体操却由盛转衰,直跌谷底。湖南从来不缺少优秀的苗子,为什么培养出“三朵金花”李芳、唐敏、陈莉和奥运冠军陆莉、李小鹏、刘璇的优势项目却发生了可怕的“雪崩”?

  其实不管哪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教练。省体育局局长李舜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湖南体操之所以跌入低谷,就是教练队伍出现了“断层”,70%的优秀教练离开了湖南。湖南网球也不例外。只有一流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正是优秀教练员的大量流失,才造成了我省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断档”。彭帅、眭禄选择离去,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透过眭禄现象,我们发现,体育人才流失的本质,就是优秀教练队伍的流失和吸引优秀教练的人才制度的缺失。

  人才是战斗力。留住人才,吸引优秀教练,其实就是引进智力,引进先进理念。近年来,我省从辽宁引进优秀教练冯真、宋良友等,不但带来了理念的革新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还让湖南游泳、赛艇等项目从无到有,并历史性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引进优秀人才,制定和完善吸引优秀教练的人才制度,是湖南体育谋划新跨越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王江)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