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运会不设奖牌榜,意在扭转金牌至上的观念,引导各地将精力和心思真正放在全面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技能和整体素质上。可是,据了解,一些代表团对金牌获得者仍有不菲奖励,视项目的重要性及整体成绩背景而有所区别,单项金牌奖金在几万元,集体项目则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有专家认为,取消金牌榜治标不治本,作用有限。
一味追求金牌,体育界不少负面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病根。一个流行的说法是运动员拿了金牌,等同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教练的票子、地方的面子和官员的位子。可见金牌背后牵扯着不少名利。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举行了一次体育盛会,来自红军各军团、中央政府各机关、江西和福建两省的16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这就是著名的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老红军刘家祁回忆说,尽管当时苏区的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但体育运动的氛围很浓,平时经常有篮球、足球比赛,很多人踊跃报名参加,观看运动会的红军将士和苏区群众成千上万。那次运动会的总结报告阐述其意义:“不是为了赛胜负,乃是锻炼铁的筋骨”,“需要有锻炼工农身体的竞赛,而不是锦标主义,互相排挤”。
有专家认为,锦标主义、唯金牌论忽视科学发展,对于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非常不利,也伤害竞技体育本身。本届城运会在运动员村里辟设红色革命教育区,把江西的红色资源与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联系起来,让他们理解体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争金夺银,更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均衡发展。这样的做法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