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中国青少年足球体系崩塌 人才基础重建遥遥无期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2011年10月31日07:25

  1997年,戚务生领军的中国男足在法国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上失利,《新周刊》以不可思议的黑色封面推出这本名为“中国不踢球”的号外,轰动一时。文章直指中国足球兵败的台前幕后及主客观因素,没想到,14年后的今天,中国足球的现状比那时候还要糟糕、还要不堪。

  □晨报记者 甘慧

  这几天,一则有关一小学生球队惨败给俄罗斯某少年球队的新闻,引发了国内舆论的热议。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15的悬殊比赛失利。虽说这不过是一场友谊赛,并非什么正式比赛,可从比分,从参赛球员的年龄,国人心寒。

  昨天与这些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青少年足球的成耀东聊起那场比赛,成耀东给出的回答是,“如果北京的小学生球队赢了,那反而是不正常的。 ”切身的调查了解,让成耀东觉得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境地。

  7000人VS五十万人,这是国青队主教练瑞克林克给出的中国青少年注册球员与日本青少年注册球员的对比。冷冰冰的数字告诉着人们一个冷冰冰的事实——现在中国足球青少年的注册人数已经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朱广沪曾给我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是上海人非常熟悉的小笼包子,肉馅要吃起来鲜美,还是要依靠小笼包子外面的那层既薄又大的皮。如果这层皮不够大,无法将肉馅包起来,那么吃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多汤汁,味道也完全不一样了。朱广沪的意思就是,青少年球员便是外面的那层皮,只有人数足够多了,出好成绩的可能才会比较大。

  如果说数字只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一层外皮的话,那么剥去外皮,更为可怕的是其内在同样也已腐烂。整个青少年培养体系无序、混乱;一度让中国足球满怀希望的遍地开花的足球学校,多半是惟利是图,最终也不得不走向没落;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不仅虚报年龄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治,职业联赛中的假、赌、黑的情况也已经一步步地蔓延到了青少年当中……

  中国足球的伤口已经发炎、化脓、溃烂,单单的舔拭是不够的,必需进行消炎,甚至进行一场大的手术。推倒重来,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整个架构的重新搭建需要时间,人们对中国足球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青少年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长城)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