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北京校园足球方兴未艾 撒下种子望收获丰硕果实

2011年11月11日15:00
来源:北京日报
 

  日前,记者在天坛体育场观看了“小西甲”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的一场比赛,比赛双方是南湖东园小学代表队和115中学小学部代表队。比赛正规程度之高,让记者感到有些惊讶。比赛采取7人制,设两名裁判,而且还设置了越位规则和红、黄牌。此外,组委会在场边搭起两个帐篷,当做球队的替补席。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比赛打得精彩激烈,双方的小球员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技战术能力。据记者了解,“小西甲”算得上我市赛制最完善的校园足球赛事,共有18支球队参与角逐,这是当初组委会从市足协推荐的30多所学校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据“小西甲”组委会的人士介绍,该项比赛已进行了10余轮角逐,整体运行比较顺利,得到了学校、教练和家长的支持。截至目前只有两所学校因为复习考试提出了比赛延期的申请,组委会决定择日再赛,其他比赛无论安排在周中还是周末,都按时进行。惟一令人遗憾的是,各队水平还是参差不齐,很难形成良性竞争,有时候强队能打进对手30多个球,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据了解,目前北京已有上百所小学开展足球活动,它们之中的佼佼者每年都参加百队杯、奥城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比赛。而且,社会上还开办了许多培养青少年的足球俱乐部,既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培训,也可以自主招生为孩子们提供培训课程。一些学校还与职业、半职业俱乐部签有协议,如果培养出可塑之才,将把他们输送到这些俱乐部里寻求继续提高的机会。目前,活跃在学校和俱乐部的基层教练,大多都是从专业队退下来的球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这就为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南湖东园小学队的教练黄伟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北京宽利青年队踢球,后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学习运动训练,现在在越野足球俱乐部工作。黄伟说:“由于学校缺少合格的教练,所以越野俱乐部和南湖东园小学开展合作,俱乐部派教练到学校辅导足球,每天放学后教孩子一个半小时。我现在带的这拨孩子从四年级开始接触足球。我希望他们通过足球运动体会到快乐,培养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黄伟说,由于学校生源较多,组建一支12人的球队打7人制比赛并不费劲,如果想组建一支18人的球队打9人制比赛就有些难了,毕竟现在愿意接受足球培训的孩子并不多,而且还得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115中学小学部代表队的教练刘德利有着和黄伟相似的感受,他也认为现在踢球的孩子太少,“数量上不去直接导致质量上不去。”刘德利是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队的队员,今年已经59岁了,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层教练工作。他所在的学校有多个梯队,1997和1998年龄段、1999和2000年龄段都是由从国安队退下来的球员带着训练。“我感觉现在小孩的意志品质不行,善打顺风球,一遇到逆境就不行了。另外咱们现在要想踢球就得花钱,人造草的场地每小时就得十几块钱,这怎么有利于普及呢?这一点咱就不如巴西,人家那里一到周末,到处打比赛,场地都是免费的。”刘德利带着羡慕的口吻说。

  其实,像黄伟、刘德利这样扎根校园的专业教练还很多。光是参加“小西甲”的球队里,就有芳星园小学队的谢朝阳、安外三条小学队的闻春雨,还有原来在北京女足踢球的王娟、姜帅等人。他们就像辛勤的园丁,在校园这片土壤里播撒下足球的种子,希望有一天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报记者 高炜

(责任编辑:王正坤)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