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四年轮回的世界杯,又一次提前到来的戛然而止,又一段似曾相识的“黑色时刻”。这10年来,从10强赛到世界杯,从20强赛到进不了10强赛,国足水平的大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两败亚洲冠军伊拉克队看似不可理解,其实有何意外?
在这样一场完败后,任何急躁的批评、质疑、口水仗已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青少年根基断层、职业联赛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畅的中国足球,更应从惨痛失利中反思和警醒:那就是足球没有任何捷径,一切不合实际的目标和“盲目冒进”都只会让其重蹈覆辙、屡遭惩罚。
种种质疑声伴随着国足20强赛的征程一直没有消失过,这其中夹杂着些许对国足善意的期望,但更有着不合实际的急躁和幻想。
当然,客观来说,每一次世界杯都承载着数代人的梦想和希望,而足球也确实充满着戏剧性,一个细节的改变也许能改变一场球的结果。
但不要忘了,在亚洲乃至世界足坛集体进步的今天:我们的一些球员还不懂如何跑动和接应等基础技术环节;我们的足球人口少得难以相信这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足球队;我们最后时刻的得分办法依然是“大脚+头球”的落后踢法,可现在连球根本都送不到头上;我们的一些教练还无法参透欧洲风行的“cutback”配合,还老生常谈地笼统总结着“两翼齐飞”、“快速下底”……
中国足球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在种种顽疾下,它不应再经受一个又一个“世界杯周期”的豪赌与挥霍,而是需要符合实际、且能够坚持落实的长远规划,这种坚持落实不应受管理者的变更而改变,而是恰恰需要中国足球几十年来最为欠缺的长远、科学的持续性。
中国足球人需要交太多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