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史密斯与浙江稠州银行的矛盾公开恶化,成为CBA近日的最大焦点。从疑似诈伤和“私奔”,到与俱乐部总经理赵兵通过微博打嘴仗,再到被浙江媒体披露 “逃训去上海购物”、“住6880元一天的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仍不乐意”,JR大有成“千夫所指”之势。
然而抱怨大牌外援难管理的同时,浙江方面也应该反思自身的某些做法。可以说,在对JR的管理上,他们采取了前后截然相反却都比较极端的态度,一开始是一味迁就,事发后针锋相对,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公开矛盾,随后又对媒体大吐苦水、大曝内幕,希望博取舆论正义,这或许能使俱乐部和球队得到同情,可对于化解危机无助于事,相反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如此不成熟和不职业的做法,也许只有两种解释,要不就是俱乐部管理层根本不懂危机公关,要不就是为接下来处罚甚至解约JR争得舆论支持。但无论怎样,对球队都不会造成好的影响。
其实,浙江在外援问题上绊蒜并不是第一回。三年前火箭旧将斯奈德加盟,屡屡“一挑五”成为CBA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结果球队未打进季后赛;上赛季签约哈里斯又被对方钻了规则空子,毁约转投上海。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浙江方面是不是应该思考,自身对外援的选择、管理和使用是否存在问题。
当然,这也是整个CBA应该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上至篮协、俱乐部,下至不少教练、队员、媒体,外援一出问题就怪人家不好管理,打出成绩又说对本土球员成长不利。唯独不反思自身,为什么不懂管理?为什么不能完善机制增强合同约束力?为什么不好好培养本土球员,让大牌外援不敢得瑟呢?
想不清楚、解决不了这些问题,CBA就只能年复一年地上演“外援肥皂剧”。闹到不可收拾,外援了不起换个地打球,受伤最深的终归还是中国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