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老甲A球员的感慨:球员出路变窄重建需谨防极端

2011年11月24日16:09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们试图寻找一位曾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线奋战过、退役后又以媒体人的视角审视着这个圈子的人,为我们从更贴近的角度解读中国足球那点事。而王传松,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他是中国第一批征战职业联赛的老甲A,结束职业生涯后又在南京体育广播电台从事记者和评论员工作。与王传松近一小时的长聊,记者分明对中国足球感受到两个字——— 无常。

  感叹球员出路变窄

  采访王传松这天,恰好看到他在江苏某电视节目上直斥中国体育一些弊病的视频,他在为前中国女足门将耿小燕鸣不平。聊天的话题,自然也从中国足球运动员的退役出路谈起,而中国足球运动员出路窄,也是让无数本有心培养孩子足球兴趣的家长畏缩的最大原因。

  那档电视节目中,耿小燕透露,她目前在一所学校做教练,每月只有1500元的收入,“有时候买一包方便面能吃一天”。而中国女足现任门将张艳茹,更在该节目中爆料,“女足最低工资707块都是真的,像一些小队员,河南等女足球员就拿100也是真的”。王传松说,耿小燕是第一批江苏女足成员,虽然是江苏女足的奠基者,但当时却没有给退役费或安排工作这样的待遇。

  王传松说,当年他的编制隶属体育局,也不会享受到现在这样的退役待遇。后来,他转入了职业队,与体育局脱离了关系,而他的队友退役后大多选择做教练,到了江苏各地体育局、职业俱乐部或者一些有足球队的单位。“职业球员,都是自谋出路。我们那一批有混得不错的,但也有混得比较惨的。”

  王传松并不认同退役球员生活拮据完全怪体育局的说法,不过他也认为,因为荒废学业致使球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也为退役后谋求其他出路造成了很多困难。更让他不愿意看到的是,现在足球大环境不好,许多企业都丢掉了足球文化。他说:“我记得以前,南京这边好多企业都有足球队,企业联赛也是很热闹,这使得很多退役球员都有比较好的出路,他们甚至可以成为企业正式职工。但是现在,这些球队都没有了。”

  校园足球被迫重提

  中国足球球员出路变窄,王传松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园足球的起伏。

  王传松回忆说,在他那个年代,很多学校都有足球队。“当时还有各个级别的全国联赛,一二年级有贝贝杯,五六年级有萌芽杯,初中有幼苗杯。参加这些杯赛,要从市级比赛一直打到全国赛,是一个成体系的竞赛系统。”王传松说,“我当时就参加过贝贝杯,一直打到了全国比赛,那对学校来说是一种荣誉,所以很多学校非常重视,比赛也很激烈。”

  不过后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来了,几乎一夜之间冒出几千所足球学校。“这样一来,就把原来我们国家的校园足球制度冲击掉了,很多体校不搞足球了,足球教育几乎完全被推向了市场。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许多家庭无法承受足球学校高昂的费用,而且很多足球学校其实以骗钱为目的,致使一段热潮之后,大批足球学校倒闭,七八年之后,基本垮差不多了。”

  王传松说,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许多受到足球学校冲击的学校,因为长期没有足球生源,目标便转向了其他项目。这样看的话,中国足球人口减少,也不完全是因为中国足球形象受损所致。”

  这样的来回折腾,毁掉了原本拥有较完整体系的校园足球,在如今国足备受蹂躏之时,足协终于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才不得不重提校园足球。

  重建需要谨防极端

  在王传松看来,校园足球的确是中国足球推广的好路子,但他担心会被某些脑子发热的人走偏。

  王传松说:“小学不要搞锦标,中学可以选择一些苗子,进行高一级别的训练。真正关键的是高中毕业,孩子基本能看出来是否适合踢球,这些孩子才会面临是走职业化还是上学的选择。”

  王传松是校园足球的力挺者,对于校园足球也有自己的认识。“适合踢球的可以进俱乐部梯队,或者到专业队深造,其他人可以选择继续上学,不是还有大学生联赛吗?这个节点,应该掌握在高中。高中毕业之后,即便你选择了职业化,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子。”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校园足球计划可能会推广开来,不过王传松最怕的,就是某些人可能会走极端。“比如说,每个学校必须要有球队,每个小孩必须踢足球,甚至有人提议说高考也要考足球。这样做,可能会起到反作用,甚至引发另外一些问题。”

  重视教练培训体系

  校园足球推广,势必需要大批的教练员。王传松建议应该重视教练员培养体系的完善,因为一个合格的教练,是引领孩子真正喜欢上足球的关键。

  “校园足球可能很快就要被推广了,这让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教练员的素质、能力够不够?”王传松说,“很多人喜欢请专业队退役的球员做教练,但这些球员具不具备教练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教练员培训体系。”

  他说,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教练员培训的体系。譬如,D级教练便是专门针对校园足球培养的,同时也是最低的教练员级别。然而,王传松在体验了这个体系后颇为失望:“我去年也参加了D级教练员资格考试,当时说我考过了。但是很奇怪,整整一年过去了,证件还没发下来,足协那边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人,也说不清为什么证件没发。中国足球常常就是这样,有计划也执行不好。”

  王传松还说,校园足球教练的身份定位也是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是体育局的人,还是学校的人?如果只是一个临时工,又拿着很低的收入,他们如何能安心教学?所以,基层教练员的保障工作也需要做。”

  效仿英超未必合适

  中国足球是不是适合完全职业化?王传松说,许久以来,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王传松说,中国足球改革跨度太大,让很多方面都不适应。“职业联赛开始的几年,很多人都说球员乱花钱。你想,原本一个月只挣1000块,一夜之间月收入好几万了,他的心理显然承受不住,觉得来钱太容易了,所以花钱也不去想,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来了。而从职业化大环境中长大的国外球员,会认清形势,不会乱花钱。现在来看,我们的球员已经冷静多了,你看看还有队员之间乱花钱互相比富的吗?”

  而从足球教育上来说,王传松认为,体校制度可能更适合中国足球推广。他说:“以前我们上体校是国家包的,你交一点点费用,国家就给你装备,负责你训练。这些训练还是课外训练,上午文化课,下午训练。但现在体校受到冲击,足球学校又贵。”

  所以,当很多人建议中国足球联赛全面效仿英超等一流联赛时,王传松才会持不同意见。他说,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不是很科学的做法。“与社会基础完全不搭配了,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至少从现在来看,中国足球完全走向市场的试验是不成功的,改革还是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

(责任编辑:Gedicht)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