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解决孩子体质问题需寻参照 重在将体育融入教育

2011年11月25日10: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解决孩子的体质问题,我们习惯从国外寻找参照和坐标,不一定是人家的月亮比我们的圆,但双方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差异却明明白白摆在那里。

  当精英体育大行其道、竞技金牌的功效被无限放大,发展体育运动的确已经很难和增强人民体质发生必然联系;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奢谈保障学生锻炼时间、增强孩子们的体质,也的确缺少足够的底气。

  其实,让体育融入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让孩子们在运动休闲中强身健体也不是什么复杂工程,难的是斩断利益纠葛的勇气和扭转惯性思维的决断。

  时下,对于教育界和体育界来说,回答好这样两个基本命题很有必要:体育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目的何在?

  体育不应该只是很多人直观感受到的跑跑跳跳般简单,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为内涵的中华体育精神不该被越来越多的体坛丑闻淹没,而体育的教育功能同样不能因为竞技功能日益强化而自动放弃阵地……

  一边是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的抨击,一边是急于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的迎合,中国家长的纠结其实反衬的是中国教育的无力纠偏,只是可怜了那些忙忙碌碌的孩子们,他们以牺牲休息时间和身体素质为代价,换来的除了入学文凭还能有什么?

  让改变发生,氛围的营造比个体的顿悟更重要。如果功利体育根基犹存,我们怎能奢望学校体育成为净土;如果素质教育形不成气候,增强孩子身体素质难免流于形式。进一步而言,如果管理部门认识模糊、政策引领乏力,仅靠民间呼吁和局部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问题依旧遥遥无期。

(责任编辑:王正坤)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