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晓露
举国体制好还是市场机制好?这是中国体育界近年纠缠的话题,而作为重中之重又惨不忍睹的中国足球,实在是可以从中国国象走过的道路学习点东西!
作为体育总局下属部门的中国棋院,和其他运动队一样拥有浓厚的“举国”氛围。中国国际象棋从纯粹舶来品,从象棋棋手中选拔出叶江川、徐俊等一批尖子初登国际舞台,到前院长陈祖德提出“四步走”,作为突破口的女子国象“男帮女”传统延续,四位棋后诞生……无不得益于举国体制。但另一方面,林峰、叶江川等几任国象部主任早早感受到生存危机,果断开拓职业市场,创办并巩固了联赛及一系列品牌赛事,中国棋手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国际大赛也越来越多……一方面让棋手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方面与世界一流高手频繁交流,开拓了视野,水平飞速提高,增加了中国国象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棋手的待遇。当然,从收入上说国象棋手很难和职业足球运动员媲美,像侯逸凡在俱乐部的工资收入只够支付房租,更多靠和成绩挂钩的比赛收入,在大奖赛机制背景下打赢棋后卫冕战也不过获得12万欧元的奖金,而且能到手的还不到5万欧元。作为唯一签约经纪公司的棋手,侯逸凡也没有任何广告合同,商务活动几无……
但是,国际象棋给人的印象就是积极健康、成绩出色、内部团结,在市场的生存能力稳健抬升,决不像足球那样大起大落和高薪低能、负面新闻不断。更重要的是,国象棋手谦虚低调,彬彬有礼,以自己的素养赢得别人的尊重。笔者亲眼所见一次比赛期间,叶江川就因为一个很小的误会被一位赛事组委会管理层在宾馆走廊里当众斥责,后来还是对方搞清楚问题再向他道歉……这在足协历任官员中恐怕很难想象吧?正是凭借这份低调务实的做派,中国国象的社会知名度、项目整体生存能力近年正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同步上升,这更是成绩惨不忍睹的中国职业足球队员们不能比拟的。
要说影响力,也许国内体会不深,做个简单对比:《队报》报道阿内尔卡可能来申花的消息,国内已大肆炒作;而作为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的侯逸凡,在欧美拥有的关注度甚至大于整个中国足球界——《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专题评述侯逸凡夺冠的影响力;比尔·盖茨也为这个少女冠军撰文感叹:“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