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两名退役的运动员备受关注,他们分别是姚明和张尚武。“小巨人”在宣布退役的时候,吸引了全球无数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姚明的每一步都如他所言“一扇门已经关上而另一扇门正徐徐开启”;已经退役多年的张尚武,以“地铁口卖艺的世界冠军”的身份重回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一连串的话题。
不过在他们中间,每年有大批曾经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在领奖台上喜极而泣的运动员,最终在默默无声中走向退役。作为“退役后”一族,他们的“退役后”生活有着怎样的路径和感触?记者日前走访了部分转型就业的退役运动员,他们的经历或可为更多的后辈带来一些启示。
生活:“千篇”不能一律
曾经的上海男排“自由人”、如今的复旦大学体育教师兼排球队助理教练丁毅,是记者走访的诸多退役运动员中,对自己目前生活和职业发展最为满意的。走出职业队8年来,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玩着喜欢的排球,“在这里,少了专业队的拘束,多了一块高素质的‘试验田’。”
对于大多数退役运动员来说,成为教练员或体育教师被认为是退役后职业发展最合理的一条路径。然而,在不少“退役后”们看来,未来的路不止这一条,也不能只有这一条。
“不可能每一个运动员退役后都可以成为教练的。”上海田径队曾经的国家运动健将级运动员张晟如是说,“一来要不了那么多教练,二来如果不在一定的层次,教练也不见得是一份好的职业。”退役9年的他,如今是上海浦东新区城管执法支队的一名普通队员。在选择这份“稳定的工作”之前,他尝试过销售员、电视台摄像和编导等工作。
张晟坦言,刚从田径队出来的时候,社会的复杂让张晟一时有些茫然。在哥哥的引导下,他开始尝试找一些见习和工作锻炼的机会。他说:“找过好几个工作,还做了半年多的销售,没办法,要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给自己一个过渡期。”
像张晟这样的退役运动员在上海还有很多。来自东北的女孩张鸣,两年前从上海赛艇队退役,经过双向分配机制走上工作岗位,成为铁路上海南站有名的女子城管执法队的一员。
工作:靠扶持更靠自立
“在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和退役转型发展方面,我觉得教练员和运动员管理培养单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排球名宿、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沈富麟说,“毕竟运动员在成长期间,主要精力还是在提高成绩上,自身是缺乏这方面意识的。”
当体操冠军地铁口卖艺、举重冠军成为搓澡工等退役运动员的案例受到关注后,不少声音将运动员的职业规划责任指向了体育主管部门,包括对运动员培养机制的质疑。上海市体育局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员保障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上海通过组织安置的退役运动员有564人,选择自主择业领取经济补偿费的有503人。
政策扶持固然重要,“自力更生”在不少“退役后”眼中更为重要。丁毅坦言,自己退役前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未来的发展规划,连续考出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和大学体育教师资格证,“具备了这样的基本资质,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如今,他已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在职硕士研究生,体育科研将是自己努力的又一个方向。
张晟觉得,政策的作用在退役之初已经发挥过了,如今到了全新的岗位上,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未来的发展还得靠自己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拼搏精神。
近年来,我国对于运动员保障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江苏省近年来为所有优秀运动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和事业保险,并确保运动员10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鼓励支持优秀运动员免试上大学。
在记者的调研中,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还对运动员退役转型提出了不少建议。“运动员除了培养竞技素质,还包括意志品格、行为素养、文明素质等等。”沈富麟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些什么、怎么学,也应该进行更多的探索,“我觉得,可能进行人文教育、思维教育,更多地从励志、感恩、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角度加强教育,对运动员更为有益。”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余竹生认为,理想的状态是,运动员退役后能走上教练或者体育教师的岗位,或者成为社区体育指导员,这都是对他们专业优势的继续发挥。所以,余竹生建议在选拔和培养运动员时不仅要考虑到其职业规划,也要对这一运动项目本身的未来目标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