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足坛扫赌|反赌大审判 > 媒体评论

生活日报:球队贿赂是失衡的博弈

2011年12月20日04:18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本报评论员 邱建国

  向谢亚龙南勇之流行贿,有的俱乐部是为了“求照顾”,有的俱乐部则是为了“求公平”。公平竟然要靠送钱来争取,这是一种可怕的逻辑,更是一种失衡的博弈。

  有一个故事说,两只猴子分桃子,为了公平请狐狸做裁判,狐狸趁机做手脚,最终桃子全部被狐狸吃光,两只猴子一口也没有吃到。中国一些足球俱乐部和这些潜伏在足坛的蛀虫的关系,不正如故事中猴子和狐狸的关系吗?

  有人为了“求照顾”而行贿,另一些人被迫行贿“求公平”,根源在于花钱“求照顾”是行得通的,那些掌握规则的人,巧妙地控制了“照顾”与“公平”之间的天平,当起了狡猾的“狐狸”,俱乐部为了不吃亏,只能心甘情愿当“猴子”,殊不知,所有人都行贿与所有人都不行贿,对于俱乐部而言结果是一样的。

  俱乐部之间的这种博弈之所以可怕,不仅在于给了谢亚龙南勇之流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更在于默认了不公平规则的合理性,默认了公平必须靠行贿才能够得到。这样的认识如果成为俱乐部的普遍看法,谁还会把公平当回事?

  利用权力之便收受钱财,谢亚龙南勇之流的确可恶,然而他们收受的那些钱,在一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眼中可能真算不上什么,他们宁愿花钱买心安。收钱的人心安理得,送钱的人心甘情愿,你说可悲不可悲?

  大家一起花钱买公平,得到的是一个大家都不花钱也能得到的结果,多么可怕的逻辑,多么可怕的博弈!

(责任编辑:绳垚)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