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武术|散打 > 功夫评论

中国体育报:希望更多声音为散打摇旗呐喊

2011年12月22日13:08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近期“上官鹏飞事件”网上炒得很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当时的现场者和一个多年从事散打项目的教练员,我也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次事件应该说是一个意外。散打项目自1979年开展以来,因比赛而出现的死亡事故这还是第一起。尽管目前散打已被列入“高危项目”,但与其他体育项目比起来风险还是低了很多。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有关职能部门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散打项目的安全问题,选手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该项目的生存与发展。这次海口事件,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研究,决不能怪罪于散打项目本身。

  其次,从当时的情况看绝不是那一方的故意所为。散打比赛中的交手是一种预判和应激的随机表现,但由于它始终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对抗距离就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不能保证每次的击打都能准确无误,也就是说比赛允许“打不中”或“击中禁击部位”的犯规现象出现,那么运动员的此时的犯规就不能轻易用“故意”来衡量,因为他们的比赛不是为“故意”而来的,何况对犯规还有严厉的判罚措施,所以故意现象是极少数的。

  就比赛而论,尽管很激烈,但无论是看现场还是看视频,无论实际犯规与否,都可排除“故意”之嫌,这对稍微有点竞技比赛经历的人来说尤其不难理解。有关“故意”的指责就是对裁判员,也是不公允的,因为散打的执裁是一种即时判定而非延时判定的作为,这在客观上就容易造成漏判或误判的可能,更何况从当时情况看,裁判员所处的位置及角度是看不到被击打的部位,并且因场地条件限制,也不允许其站到能看见的位置上,此时的判定不及时、不准确就完全有可能发生,但绝不是故意的不作为,这也是基于我对裁判员本人的了解,以及多年从业的经验感受和对散打项目的了解而得出的结论。

  其三,从事过竞技体育的人们都知道,比赛中的“拼搏与仇恨”是两码事,比赛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展现自我,如果有人非要无端地联系,那不是无知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退后一万步,即便因比赛相互间存有芥蒂,竞争也是以“赢”为目的,如果只是想伤害对手而打比赛,就肯定不是专业运动员所为。其实,专业散打运动员尽管每年相互间都要对抗多次,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熟人、朋友,相互间还会多了些惺惺相惜。同时,专业的散打运动员也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的粗犷、不羁,更多的是侠骨柔肠,知礼数有教养,少有了民间习武者那种“输不起”。就是这样一个既单纯又年轻的人群,即便是有了一些失误,也需要人们去理解、宽容与呵护,而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灭杀”,我们想这同样也不是逝者的意愿。

  其四,我们民族自己的项目还需要大力的扶持。上官鹏飞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他的逝去是散打的损失,我们在此也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表示悲痛和缅怀。但他的去世也为我们更好地筑建散打项目提供新的思路,即须进一步地去严格运动员的身体与健康的监测机制,完善赛制的审查制度,严密赛事的组织程序,完备散打训练、比赛的保障与保护机制。同时,还因为散打是我们的民族体育项目,目前又与套路一起成为2020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我们应该在不懈努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好散打项目,尤忌“自残”,从而完成国人“武术进奥运”的夙愿。要真正做到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也希望有更多正面的声音来为散打项目摇旗呐喊。

(责任编辑:杨诚)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