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网球-赛车-棋牌-足彩 > 网球 > WTA最新动态 > 2012联合会杯/戴维斯杯 > 2012联杯中国动态

李娜和记者套近乎:我学新闻出身 不在意被误解

2012年02月04日07:50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姜山是李娜的坚实后盾。

  姜山是李娜的坚实后盾。

李娜和记者套近乎我也是学新闻的
李娜

  昨天,中国女网再次毫无悬念地以3比0的总比分轻取小组对手乌兹别克斯坦队,晋级亚大区Ⅰ组决赛。离重返联合会杯世界组只差一场胜利。赛后,心情不错的李娜也以一名新闻系毕业生的身份和媒体记者探讨起了新闻话题,并谈起了未来的育儿经。这样微妙的变化也让她与媒体之间原本冰冷的关系开始解冻。

  冰释

  谁也不愿袒露在镜头下

  法网夺冠后,李娜不愿意过多面对国内媒体,采访中也难免冷言冷语。在她眼里,不少媒体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来制造话题寻找八卦,所以宁愿以一身“刺”的形象去保护自己。在媒体眼中,那个幽默风趣的娜姐似乎只出现在国外的巡回赛和大满贯中,而在国内对待媒体时太过冷淡。

  在此前一天的发布会中,李娜与媒体的关系似乎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毫无疑问李娜是一个超级明星,但她为此失去了隐私,有那么多的孩子以她为榜样,希望成为下一个李娜。这些都会给她带来压力。其实,无论是费德勒还是纳达尔,甚至包括所有的普通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生活都袒露在镜头下。”ITF的特约记者杰夫·纳弗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这样描述李娜抵触媒体的心情。这位曾经担任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的资深外籍媒体人,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他眼中的李娜是很容易相处的,他举了个例子,“我在采访她的时候说,她在球场上的动作很美,像极了芭蕾舞演员,我说‘如果你不打网球,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芭蕾舞演员’。李娜听了笑得合不拢嘴,点着头说‘有这个可能’。”

  或许是自己也意识到了与媒体的紧张关系,也或许是与公关团队有了沟通,两连胜后心情甚好的娜姐面对50多家媒体,一边微笑着一边将心比心起来。

  法网夺冠后,李娜自己也承认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哪些变化让她喜欢,哪些又令她无奈呢?

  “比较喜欢的是,比赛完了有这么多的记者。不喜欢的是,现在不太会有自己的隐私了。”李娜爽朗的笑声一下子拉近了与现场媒体的距离,“其实不管改变是我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我都要去适应。”

  套磁

  我也是学新闻出身

  “我不在意报道误解我的意思,我学新闻的,知道什么样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这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法网冠军自报家门,让记者们也笑了起来。对从不在赛后看报道的李娜而言,最介意的是曲解了她意思的报道误导了喜爱网球的人,“毕竟人多口杂,我现在说出来的是这个意思,但每个人理解的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一样。”

  李娜也以“半个同行”的身份,开着玩笑表达对歪曲报道的不满,“我觉得大学里学的和现在看的不一样,大学里学的不是实事求是吗,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报道,记者不是当时就在现场采访你写出来的,是因为转载什么的……”

  说到兴起,李娜甚至还以新闻系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委婉暗示了一下,自己有时回答媒体提问时的无奈,“其实有的问题,可能每次新闻发布会都会去回答,因为有的问题可能回答了一百遍,一千遍,但是这一百遍必须回答一样的答案,如果有一次不一样,可能就会给记者朋友们另外一条新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大家提同样的问题,我会不停地去重复一样的答案。”

  一趟充满欢乐意味的新闻探讨课中,李娜也重新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在大学那几年是我生活得特别安逸的时光,因为竞技体育永远只会出来一个冠军,所以你每天都在经历成功和失败。”特别是大学的开卷考试让娜姐特有感触,“大学我们班里有130多人,学文科的有什么开卷闭卷,如果开卷的话,一个同学有了答案,我们所有人都有了。我是从小生活在体育圈里的,那种竞争和大学里的竞争是完全不一样的。”

  甜蜜

  姜山是最适合我的老公

  李娜和丈夫姜山一起经历了球员时代,也一起度过了大学时代,现在这对夫妻档又全世界征战巡回赛。李娜也习惯把姜山描绘成一个“好的老公和愚蠢的教练”。这次澳网落幕后,澳网官网评选“球员的十大好老公”中,姜山位列榜首。对此,李娜笑着说这个评选只有自己才最有发言权,“不管怎样他是最适合我的,他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我的老公。”即便是作为教练,姜山也令娜姐暂时没有聘请外教的打算,“目前来说还没有这个打算,因为觉得姜山到现在为止还做得不错,我还不想fire(解雇)他。”

  李娜的甜蜜瞬间浮现在脸上,但在球场依旧保持着雄心的她却并不愿意仿效克里斯特尔斯做一个“妈妈球员”,“你们要是觉得我打不下去了,我就回去生孩子了。”按照她的计划,生了宝宝就不会再出现在球场上,因为自己要全身心去照顾孩子,“第一,我不可能生完孩子后还能全身心地回到球场,我对自己这方面没有足够的信心;第二,要是有小孩的话,我会全身心地陪伴在他身边,我不希望由我的父母或长辈来教育我的孩子,因为那样对小孩会有一种溺爱。”

  很多人都喜欢性格直率的李娜,而她也希望人们能从更多的层面了解自己。根据出版社的安排,李娜的自传将在今年法网期间(5月)推出,对于这本自传的作者,她还是卖了个关子,“传记出来以后,你们自己看,如果觉得好就继续,如果不好,那我就直接把他‘pass’了。”

  特派记者 黄启元

  (本报深圳专电)

  期待小花迎头赶上 郑洁:要理解职业化

  当李娜、郑洁和彭帅三朵金花在职业巡回赛中一次次带来惊喜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女网小花的世界排名还在Top100之外徘徊,而小小花接班的步伐也远远比人们想象的慢。一个尴尬的事实,就是中国女网正面临断层危机。

  说起张帅这批小花进步不快,心直口快的李娜开起了玩笑,“可能因为国家队的待遇太好了。”李娜以这次联合会杯为例,“这次和国家队一起,所有的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他们可能已经把所有的后路都帮运动员想好了,所以运动员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也不太会有自己的想法我应该怎么去做。”

  其实,国家队的待遇也是这些年才越发优越的,这也引发了彭帅的感慨,“现在国家队的教练比以前好多了。从前我们可能都要共用一个体能教练或者外教,但现在小花们出去比赛都有自己的单独教练了。”

  谈及能给张帅为代表的小花什么样的建议时,李娜、郑洁都觉得因为平时不在一起比赛训练,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但两人都认为小花们需要认真理解“职业化”的真谛。“其实张帅出来打职业赛也好几年了,我觉得她对自己的要求、追求可以更高。她的身体条件其实挺好了,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郑洁继续说道:“我认为能在世界打进前100、前50的球员都多少具备一些天赋,无论是身体、心理或者是对球的理解。不过,要取得成绩就要有坚定的追求、明确的目标以及取胜的欲望。这是我对职业运动员的理解。”

  特派记者 黄启元 (本报深圳专电)

(责任编辑:杜涛)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