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社会体育指导员张元 做志愿者让我“重获新生”

2012年02月04日14:31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龚洁芸 本报实习生曹智元

  10年前,她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击,被确诊为肠癌的那一刻,她和她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10年后,她光彩照人,自信健康,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健身场上。10年的时间,一段崭新的人生——56岁的张元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志愿者工作,让我重获新生。”

  健身收获健康

  和其他所有重病患者一样,10年前的张元,也经历过一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心灰意冷、对未来失去信心,无所适从,她都曾有过。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因为日子还要过下去,”在小姐妹的“怂恿下”,在丈夫的鼓励下,张元勇敢地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小区的健身苑。刚开始,锻炼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用来配合治疗,每天早上只是花上1个小时左右打打拳。渐渐地,随着身体慢慢恢复,张元开始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扇子舞、健身操、筷子舞的队伍里,都有张元的身影。从那时候起,健身已经不再是辅助治疗病症的“良药”,而变成了张元的一项兴趣爱好,更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真的是‘着迷’了,哪天不锻炼,就会不舒服,”张元说,健身带给她的,不止健康,还有快乐,“像我们这样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情愉快。只要出去锻炼,我都会和邻居们聊聊天,拉拉家常,感觉很开心。”

  如今,张元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也没有复发的迹象。刚刚当上奶奶的她,正在伺候月子里的媳妇和刚刚出生的小孙子,买?烧样样都是亲力亲为,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张元说,她单位里有个同事,同样的病,比她晚得病,但已经不在人世了。说到这里,张元无限感慨:“如果不是坚持锻炼,就没有现在的我。我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经历,让他们收获健康。”所以,在2006年的时候,张元报名成为了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指导小区居民科学健身。

  家庭给予温暖

  对于张元的“新工作”,家里人一开始是坚决反对的。张元的丈夫心疼她:“你自己天天都要吃药,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这样天天花这么多时间在健身指导上,身体能吃得消吗?”张元说:让我试试看。几个月实习下来,虽然每天都要到岗,有时候晚上还要去健身点“加班”,但张元的脸色却越来越红润,心情也越来越开朗。丈夫心中的顾虑慢慢消除,转而当起了张元的“贤内助”,全身心地支持妻子的这份事业。

  从那时候起,丈夫包下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有需要的时候,还会帮助张元录舞蹈带子、购买示范碟片。这几天,张元所在的健身操队正在排练筷子舞。因为找不到符合标准的筷子,张元丈夫就主动当起了道具师,把用来织毛线的棒针加工成粗筷子,削薄、打洞、抛光、上色,一手包办。丈夫的支持,成了张元最大的动力,而每学了一个新舞蹈,或是新编排了一段健身操,丈夫总是张元的第一个观众。

  除了丈夫,儿子和儿媳妇也是张元坚实的后盾。儿媳妇怀孕那会儿住在张元家,张元回来晚了,有时会耽误给儿媳妇做饭。正在她为难的时候,儿媳妇贴心地对婆婆说:“妈妈,你尽管去吧,烧饭有我呢。”平日里,儿子小两口还会经常到健身点去,看妈妈指导居民们跳健身舞。有社区比赛的时候,全家都会出动,当健身队最忠实的拉拉队。

  张元说,她很感激家人对她的支持:“有他们的支持,我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中去。”

  助人重获自信

  张元原来的职业是营业员,却在退休之后找到了这份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虽然这份工作分文不取,但她依然乐在其中。

  因为舞跳得好,张元很快从体育指导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各支舞蹈健身队的领舞。现在,她的身份是斜土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站的副站长,分管七八个居委会,好几十个健身点。

  夏天是健身锻炼的旺季,那时候,张元经常要“三班倒”——早上五点起床,七点到小区早锻炼,然后骑上自行车,日晖二村、日晖新村、江南小区一路遛过来,亲自给健身队进行指导。八点半,她总会准时出现在斜土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排练学习新的舞蹈段子。中午吃过饭之后,她会打开电脑,在网上观看复习新学的舞蹈动作,找找编舞的灵感——这段时光,被她称为一天中最“休闲”的时光。吃过晚饭之后,张元就会来到大木桥路地铁站门前的空地,继续指导跳操。

  让张元更有成就感的,是多鼓励一个居民走上健身场。住在张元小区里的范阿姨,因为长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有些变形。因为这个原因,范阿姨宁愿躲在家里,也不愿意出来健身。张元找到她,对她说:“你看我都在外面跳舞,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终于有一天,范阿姨大大方方地站到了健身场上。还有一个林阿姨,也是一个重病患者,因为觉得低人一等,总把自己闷在家里不肯出来。张元知道后,一次次上门,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说服她,终于让她走出了家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重获了对于生活的信心。

  “我希望能够把健身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这样就足够了。”张元说,体育志愿者的工作她会继续做下去,因为这份工作让她感觉“人生很充实”。

  记者手记

  爱的接力

  龚洁芸

  眼前的张元阿姨,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怎么都不会把她和癌症患者联系在一起。十年的时间,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却也因此收获了最大的感悟。因为爱,让张元活得比以往更健康、更自信。

  这样的爱,是她对于体育健身的热爱。从当初得病后的辅助治疗,到之后全身投入,健康的生活改变了张元的生活轨迹,让她的人生,更富有活力,并且重新充满了希望。这样的爱,也是家庭对她的爱。张元有一个爱她的老公,理解和体贴的儿子、儿媳,让她可以忘记病痛的折磨,重新面对不一样的人生,带着微笑和自信。

  这种爱,还有她对于他人的责任感。张元说,她知道有很多人像她一样患病,而且很多人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她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生活虽然会出其不意,但终究是美丽的。健康可以通过治疗和康复重新获得,幸福和美好一样也会回来。一首首轻快的音乐,一支支快乐的舞蹈,她用她的微笑和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了人生的美好,还有满满的希望。

  在上海的各个角落里,有着3.2万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或许来自不同职业,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和张元一样,怀着同样一颗为社区服务的热忱的心。没有报酬,全心奉献,这些体育志愿者们,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和谐,默默奉献着,倾尽自己的热情和爱心。

(责任编辑:大梦)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