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4日,华裔球员林书豪被评为NBA上周东部最佳球员。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林书豪在纽约尼克斯两位当家球星缺阵的情况下,场均轰下27.3分8.3助攻4篮板,率队取得五连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林书豪的成功也引起了中国人的思考。中国篮球运动员选材存在什么局限性?黄种人林书豪对中国篮球运动员培养有什么借鉴意义?北京时间2月14日,搜狐《天下体育》栏目连线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对其做了专访。杨毅对以上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中国篮球运动员选拨普遍抱有“高就适合打篮球,得内线者得天下”的的观点。我们培养的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像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都是大个子。身高并不出众的林书豪引发了大家对这种观点的质疑。杨毅认为,国内篮球运动员选拨的这种现实是由中国的体育和教育制度所决定的,地方的经济水平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体教分离的体制让从事体育运动的孩子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必须要在体育与教育之间作出选择,二者选其一。因此,家长只有在看到孩子在体育道路上有非常大的把握性的时候,才敢让孩子放弃教育。后卫球员需要大量的比赛的锻炼,一场一场打出来,在这个年龄段是很难看出他们的发展前景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就有非常出众的身高,绝对的天赋,家长就放心让孩子从事体育训练。
另外,由于中国很多省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基层教练的待遇较差,教练必须通过好成绩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怎么才能在低年龄级别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呢?第一,虚报年龄,以大充小。这样的运动员长大后也很难有发展空间。第二,让球员从小打战术,过度依赖内线大个子,因为这样更能赢球。小个球员必须把球交到内线,他们得到的锻炼非常有限。
林书豪是华裔球员,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但他是纯粹的“美国制造”。他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受美国篮球文化的熏陶。在美国的体制中他不必在体育与教育之间作抉择。中国球员面临的问题,诸如,在基层遇到什么样的教练,能得到多大的自由度,形成什么样的打球风格等,这些问题林书豪在美国都不必面对。
有的人认为,林书豪作为一个华裔,证明了小个子黄种人的身体素质也能在NBA立足的可能。但杨毅认为这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制造体系里出来的运动员不具备借鉴意义,是两码事。中国篮球这种现状只有在中国体育、教育体制和经济水平发生变化之后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