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内尔卡、小罗、古蒂、雷科巴,甚至卡卡,不管最终来到2012中超的世界级球星有几个,想想这些名头响亮的足坛名将,就让我们很是兴奋。据统计,2012赛季中超,16队将花费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引进外援。中超新赛季,突然又开始了“挥金如土”的军备竞赛,是因广州恒大的鲶鱼效应?还是依然如故重复“人傻钱多速来”的悲摧故事?引援投入的“集体井喷”,对于中国足球联赛来说,到底是虚火还是旺火?
世界足球波诡云谲,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就像食物链的两端,上端是质量生存,下端仍靠数量生存。回顾中超引援演变史,外援水准受经济因素制约,甲A乃至中超早期,外援多有“混子”加“水货”充斥,连安德列斯一般的俄罗斯“卡车司机”当年都被引进,以次充好,后随着眼界开阔及经济发展,绝对水货逐步远离,但相对水货还是不少。当然如阿内尔卡、埃尔顿、特里斯坦这等过气般的世界级球星来到中超,还是会给中超带来不一般的人气。
一个佐证是,J联赛从1993年开始烧钱后,相对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济科、利特巴尔斯基、斯基拉奇、哈谢克、埃德蒙多、斯托伊奇科夫、邓加等诸多世界级球星,对日本联赛的发展和日本足球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影响,虽也大都是过气球星,但在他们高技术水准的潜移默化下,日本本土球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直至国家队风格的形成。而令人不解的是,中国联赛的外援给人留下的大多却是回忆,而并非印记。到底为何?
不知足坛浪子阿内尔卡能给中国足球留下什么?日本足球从俱乐部到国家队一以贯之的讲究控球权,节约体能、从容有度,不急不缓、招招见血,其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简直比巴西还巴西,比南美还南美,难道仅仅是因为J联赛引进了那么多外援的缘故?
一个事实是,中、韩俱乐部球员的身体冲击力比日本俱乐部要强很多,但近年逐渐显现的却是整体足球战略和个体战术资质愈加逊色,这恐是一个漫长联赛逐渐培养的结果。从此角度讲,中超如果仅仅走当年日本甚至欧洲联赛“烧钱外援”的老路,虽是一条短期吸引人气的捷径,但要形成自己足球的国家风格却很难,因为这仍然需要联赛体制和机制的保障。比如英超之于英格兰队就是一个例证。
如果仅从刺激足球市场的角度看,大牌外援的到来,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要想真正提升中国足球的质量,中超还需真正找到符合国情的科学引援之路,无论是“挥金如土”,还是“薄进广出”,只有走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路线才行。任何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道理如出一辙。
恒大砸一亿引援,正常吗?正常。其他俱乐部两三千万正常吗?也正常。但欠薪、打白条、踢假球就不正常。搞足球,不能没钱,但真正提高水准,单靠钱也万万不行。J联赛拒绝俱乐部商业冠名、向民众开放足球场,不允许俱乐部把经营利润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向大众普及足球放在第一位,每年联盟还会“义务”拿出钱来大搞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包括为小学、幼儿园建绿茵场。等等。这就是夯实基础的特色保障机制。
民众的足球普及率是否根本改观,国家队的战绩是否根本提升,是衡量一个联赛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反赌扫黑,校园足球,管办分离等一系列举措的架构搭建,让中国足球已具备了重新上路的条件,在此成功的前提下,引进高水准外援或将成为旺火之一,反之,则仍然还属虚火攻心。
潘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