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林书豪火爆背后的NBA人种观念
林书豪引爆外媒受益“肤色”?美篮坛崇尚黑人球员成风
在诸多美国媒体对林书豪的相关报道中,有一个词是永远也不会被忽略的——亚裔。一个亚裔球员能够在NBA打出如此出色的表现并不常见,即便是2002年的状元秀姚明,也是在经历了多场比赛的挣扎后才逐渐走上正轨,而身为一个非选秀球员,林书豪已经有过一个赛季不成功的经历,随后两度被裁,其中一支球队还是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姚明的前东家休斯敦火箭,所以当林书豪在纽约突然爆发的时候,他给美国篮坛带来的震动也就可想而知了。
2009年夏天,张兆旭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征战NCAA,当时林书豪在哈佛读大三,他也是刚刚进入中国球迷的视野,那一年曾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在整个NCAA联赛中亚裔球员总计有18人,所占比例为0.4%,相对而言,黑人球员在NCAA、NBA则比比皆是,在上赛季的一项统计中,83%的球员是有色人种,其中非洲裔球员占绝大多数,达到了78%,比前一个赛季增长了1%。而拉丁美洲球员也增长了1%,目前占4%,亚洲球员仅占1%,另有不到1%的球员为其他种族的球员。黑人球员已经成为了绝对主宰。不仅如此,因为自己的亚裔身份,林书豪在赛场上有时还会受到歧视。2010年的夏季联赛中,林书豪持球突破意外撞倒一个球员,一个球迷就大叫:“他想要刺杀他。”
据说,林书豪的父母曾为此非常担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名叫做唐纳德的亚裔教练给出了答案,他说,“出现姚明易建联这样的球员当然是好的,但是他们出生在中国,不曾面临过亚裔美国人曾必须面临的问题。”是的,这就是林书豪曾经面对过的问题,在一个黑人占据主导地位的联盟中,一个亚裔球员打出如此表现确实值得所有华人骄傲,但请记住,在此之前,林书豪走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黑人主导NBA存在社会因素 运动乃黑人出人头地梦想
黑人球员,这是如今美国篮坛的绝对主力军,自上世纪中期种族歧视逐渐消除之后,以张伯伦、拉塞尔为代表的一大批黑人球员瞬间占领了NBA,随后“魔术师”约翰逊,乔丹、“鲨鱼”奥尼尔各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球员大多都是黑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身体条件、跑跳对抗相对白人更占优势之外,这里面还有着相当深远的社会背景:就打篮球的人数和对篮球的执着投入而言,黑人选手要比美国其他人种更有“优势”。
马布里、艾弗森、詹姆斯、保罗、罗斯……这些巨星级球员在谈起NBA带给自己的改变时,都无一例外会提及,NBA让他们的家庭迅速摆脱了贫困。美国黑人大多比较贫困,打篮球的投入较少,美国黑人从小打篮球的人很多,许多人把打篮球当做摆脱贫困的捷径。而且美国黑人篮球运动员大多是打街球出身,街球在美国的黑人阶层也非常具有市场。街头篮球最早被称为“黑人篮球”,而这正是黑人篮球文化的发端。可以说篮球文化是黑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自然促成了如今黑人球员对NBA的“统治”。
而另一个方面,为什么并没有那么多的白人球员加入到NBA中来,原因也很简单:相对于黑人球员,白人少年相对受到了更加完善的教育,人生道路也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大量的白人经过正规教育渠道进入职场,将他们的人生目标放在了律师、医生这些高收入职业上,篮球对于白人来说只是一个爱好,并非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而黑人则完全不同,因为教育上的缺失、难以融入白人生活圈等原因,运动就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刘易斯、威廉姆斯姐妹、乔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着后来人。
综上所述,黑人球员统治美国篮坛,甚至运动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像林书豪这样的亚裔球员想要在NBA中争得一席之地确实很难,好在现在林书豪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他要走的路,也许就没有刚开始那么艰难了。
人种决定论,从来都是一个误区
人种优势并非竞技成绩决定性因素
1960-1984奥运会短跑黑人冠军仅过半
习惯上人们按照肤色,将人类分为白种人、黑种人还有黄种人。在体育竞技上,似乎三大人种是“术业有专攻”,黑种人耐力好、速度佳,而白人个头大、力量足;黄种人则是体型上吃了亏,可技巧却并不逊色。一旦出现了竞技成绩的较大差距,人种决定论,就会甚嚣尘上,但事实上,人种决定论从来都是一个误区。
1960-1984年的七届奥运会上,100-400米短跑项目的黑人冠军只是稍微过半;而在黑人基普恺特坚守800米世界纪录之前,这个纪录已经被白人保持了十多年。很显然,如果选取不同的统计时段,统计结果将和直观印象大相径庭。
哪怕是同一运动项目,优势族群可能也因时而异,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在中国队崛起之前,乒坛一直是欧洲人的天地;在威廉姆斯姐妹一统网坛的前后,白人仍是网坛的主流……而最具代表性的“肤色轮替”,当数百年来的拳坛变幻。自约翰逊以后,整个拳坛已经被黑人霸占了整整一百年,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白人又开始重掌拳坛帅印。现在的重量级拳王中,拉曼的黑色身影甚至显得另类。WBA重量级冠军瓦卢耶夫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拳击选手,唐金赞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连续卫冕三次之后才首尝败绩;而胜者也是一名白人选手。
文化与社会环境优势远超人种影响
亚洲篮球输在故步自封
文化与社会环境对体育项目中的种族优势的影响,比我们想像得更大。肯尼亚运动员虽然耐力极佳,但足球水平却一直不见长进。肯尼亚的长跑好手大多来自高地部落,而擅长短跑的西非黑人在长跑项目上却无所作为。日本运动员创造了8项田径世界纪录,同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选手,只有区区二项入账;反之亦然,当中国的国球选手们将所有世界冠军悉数收归囊中时,日本乒乓球手却仍将夺牌作为目标……这一长串的数据对比表明,在解释这种优势体育项目的差异时,国家因素似乎比人种更为有效,这正是因为前者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含义。
再回到篮球项目上,林书豪有力反击了常被拿来当做借口的人种论:有了科学系统的训练,黄种人也可以打好篮球。亚洲篮球落后,更多地可以从社会和文化因素寻找原因。亚洲远离欧美大陆,交流不便,训练和比赛水平长期落后,而欧美篮球的发展,正是融合、交流的结果;其次则是长期以来的故步自封,即便是在亚洲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并未有一个交流型联赛(如欧冠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