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总局称中国运动员幸福惹争议 张尚武:开玩笑?

2012年03月09日02:55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专题整理:新快报记者 梁静

  新快报讯 3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体育界小组讨论会上表示,中国运动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运动员”,邹春兰、张尚武等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陷入窘境“只是个例”。而这番言论立即引起网友的反响。

  据悉在当天会议,讨论最激烈的一个话题便是“中国退役运动员的保障问题”。退役的速度滑冰名将叶乔波委员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研究加强伤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课题”。

  针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发问,杨树安解释,尽管中国体育工作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完善和提高,但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他随后强调,中国的运动员从开始进入业余体校到退役的每个阶段,政府都在关心、帮助他们。“去年底我在一个会议上曾讲到‘中国运动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运动员’,结果这句话在国内没什么反响,反倒在国外引起很大反响,包括加拿大的网站上有不少评论,很多西方的运动员都表示非常羡慕我们的运动员。”杨树安表示张尚武“只是个例”,不代表中国运动员的普遍现象。

  在去年全国退役运动员体育经纪人培训班上,杨树安也说过同样的观点:“中国运动员是世界最幸福的运动员,因为从训练到退役,都一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之下。”

  观点

  体育系教授:张尚武不是“个例”,刘翔才是

  杨树安的一席话激起了千层浪,不少人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其中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认为这种说法只是把运动员当做“金牌机器”,没有从运动员一生的终极关怀出发谈幸福。

  卢元镇说:“过早从事专业训练、在封闭的环境下长大的运动员人生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完成基本教育的他们无法保证未来的幸福。如果说训练条件有保证,没有经济负担安心训练就是所谓幸福,这样的幸福定义并不准确,也没有从运动员整体来考量。”国外的运动员在接受专业训练之前或者同时也接受基本教育,但是中国体育在运动员的体教结合方面做得并不好。

  此外,杨树安认为张尚武只是“个例”。但卢元镇却持相反观点,他指出刘翔、姚明这样的明星运动员才是个例,“运动员中成功的极少,不成功而退出的占绝大多数。除了要看到明星运动员在职业生涯和退役后幸福不幸福,更要去调研没有运动成绩退役下来的运动员家庭、事业成就幸福不幸福,把他们作为一类人群与别的人群进行比较。”

  数字

  45%退役运动员待安置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我国每年有3000至4000名运动员退役。仅在2009年,全国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就超过4000人;2010年,这个群体又新增近2200人,其中45%的退役运动员并没有得到及时安置,累积已有6000余人。但2010及2011年的最新数据,国家体育总局并没有公布。

  围观

  @张尚武体操(退役体操运动员):广大新闻工作者您们好,今天看到报道我国运动员是最幸福的,晕!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杨局您是不是说走了嘴啦!是真幸福还是真辛苦啊?杨局您是全国体育系统的总司令,这句回答太玩笑了。

  @孙明明(CBA篮球运动员):中国的运动员退役之后何去何从,希望国家能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或者改变,绝大部分运动员没有任何工作方面的经验,所经历的也就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所掌握的知识也很有限,有的也只是一个文凭。

  @王镜宇antony(新华社记者):幸福不幸福,要分怎么说。如果说比在役时的后勤保障,吃喝拉撒睡,中国运动员的确最“幸福”。但是一旦退役,一旦成为对金牌战略无用的人,角色转换的巨大落差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责任编辑:韩犁夫)
  • 分享到:
 我来为新闻纠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