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场均可轰下33.4分、6.2次助攻、4个篮板和2.8次抢断的球员连竞争MVP的资格都没有,而另外三个候选人的场均分数加起来也不过34分……
这不是愚人节的笑话(有意思的是,这个消息的确发布在愚人节),而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在篮协公布的本赛季CBA总决赛MVP(MVP是英文most valuable player的缩写,意为最有价值球员)候选人名单中,为北京队夺冠立下头功,五场总决赛一共拿下166分的马布里没能入选,取而代之的是三位本土球员李学林、翟晓川、朱彦西。
这个消息倒是不让人意外,因为CBA联赛手册中规定,外援不能当选总决赛MVP。此前,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白喜林在接受采访时也给大家“打”了“预防针”:“我们总决赛MVP的挑选规则都在联赛手册上写着呢,这个不会因为某个人做出特殊的改变。”
马布里本人也很大度,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不忘夸奖中国篮协:“事实上,我对这个规定很满意,这个规定很棒。因为这个规定对于努力比赛的中国球员来说是一种机会,而我是一个外国人,我是一个访客。但这是中国篮球的联赛,我认为这个规定会促进年轻球员的成长。”
但球迷显然对这个规定并不满意。在能容纳18000人的五棵松体育馆,北京球迷一遍遍地为对着马布里深情地呼喊:“MVP,MVP,MVP”,就是一种证明。而在某门户网站举行的球迷调查中,认为“应该给马布里MVP”的占66.76%,认为“他在球迷心中已经是了”占22.88%,认为“可以增加一个条款”的占4.57%,认为“不行,规则不能朝令夕改”的仅占5.82%。
我也并不认为这个MVP非给马布里不可,大家都不是傻子,谁更配得上MVP,其实无需复杂的论证。“规则不会因为某个人做出特殊的改变”,通常情况下都是对的,但也要看这规则是否合理,是否完善。NBA联赛的MVP就经常给国际球员:2005年和2006年,加拿大选手纳什两夺常规赛MVP,而在2007年,这项荣誉归属德国大前锋诺维茨基,此外,法国后卫帕克和诺维茨基还分别获得过2006-2007赛季和2010-2011赛季总决赛的MVP。我们的CBA在许多方面学习NBA都像模像样,但不知为何就不能学一下人家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把总决赛MVP颁给马布里,就会阻碍国内年轻球员的成长?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事实上,本土球员和外籍球员的MVP之争在17年的CBA联赛中,并非没有出现过。2009-2010赛季,总决赛广东队的外援帕克明显是表现最好的球员,但MVP最终给了朱芳雨。只不过,当时朱芳雨的表现也很出色,而且两人又在同一支球队里,所以此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可惜的是篮协未能从中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与时俱进,乃至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实在是怨不得别人。拿“规则”说事,看起来理直气壮、铁面无私,但联想起前不久对于山西队从轻发落的处罚(联赛手册规定赛区连续两次出现严重违纪,可取消主场资格),篮协对于规则的执行尺度其实也颇为随意,如此,又凭什么建立管理者的公信力和联赛的良好形象呢?
许多人都说今年的CBA联赛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最精彩的联赛,从总决赛的场面和影响力看,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但最好的联赛也需要最好的制度、最好的管理者。但愿有关部门能好好学习,勇于纠错,千万不要拖了联赛的后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