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永远不要说你懂运动中人,那是很难感同身受的。众人认为法网冠军必是超人,李娜只好强调, “我不过是个凡人而已”。
看到李娜在电视上说,她要开始准备红土赛季了,去年初夏罗兰加洛斯的那块红土场格外醒目,都说记忆很有个性,但法网冠军衬着的那抹亮色应该还是很牢靠的。
李娜其实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是若隐若现的,已经习惯于她在赛场上输球和波折的人们似乎对于“我不为祖国打球”这样的断章取义更感兴趣,确切地讲先是时刻想赢得眼球的媒体如获至宝吧。想李娜该淡然多了,想明白并不难,公众对于一位体育明星的消费方式是多样的,不仅仅是胜败和代言产品。
同事们近半年来四处奔波,在拍摄一部名为《体育的力量》的纪录片,奥运会前播出,有一集名唤《职业之路》,李娜、姚明以及在MLB打球的北京小伙子王伟是其中的主角。自去夏法网之后,我曾数次提出,想去李娜在慕尼黑的家去拍拍,探知她更多的职业网球生活,一次次都是婉言谢绝,想给自己留有最后的清净与安宁,完全可以理解。
十月前夺冠后的第一次采访,姜山曾经说,去年澳网之前,李娜处于一种不佳状态,怀疑自己,在其眼中每个对手都不可战胜,此种心理并不鲜见,反观我等凡夫俗子也常有类似情绪。对于一个职业网球高手,最好的解决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靠胜利。但是,胜利乃至登顶可以让宝贵的自信和正常状态维持多久呢?那就太复杂了。按说,一个空前的法网冠军该给一名球员无尽的动力和坚定,可李娜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经历的一切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缓慢下落艰苦挣扎的过程。
对于一个法网冠军,我们最自然的要求就是期待她不停地赢球。事与愿违,最初的比赛中,她已经无力像以往那般专注,而输球尤其是首轮输球加速了信心崩溃的速度,怀疑自己的情绪成为主调,这个过程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听起来好可怕。
球迷和赞助商在去年下半年时刻盼着李娜可以回国,中网是最佳的场合,可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配合,关键是李娜的神经已经绷得好紧,惧怕输球。我想“黄金十一”好时节,站在那块球场里,李娜该有快快逃走的瞬间念头吧。永远不要说你真的懂运动中人,那是很难感同身受的,即便有姜山作为亲人、丈夫和教练无时无刻不伴在身边,但所有的压力和不顺通通都是要加在李娜一人身上,无可转移和分解。
匆忙“逃离”北京,但须臾不能逃离网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在伊斯坦布尔,WTA总决赛首场击败莎娃,李娜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我还可以赢球”,此种微妙的心理暗示弥足珍贵。
旋即新赛季就要来了,李娜此时完全消逝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这段日子应该是她回到正常网球状态的开始。因此,也才有新赛季之初的“七连胜”,以及澳网发布会上那句——“I am hungry again”,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信号,对李娜而言必然有重活一次之感。还未达至彻悟境界,但镜头前她已经心悦诚服地赞叹小威、莎娃专注于网球的能力,这才是巨星的过人之处,这也是李娜有了一次登顶体验和经历之后才可能拥有的感悟。
带着感悟和重新塑造的状态,李娜又遇到了小克,转播大家都看了,四个赛末点边缘上的崩溃让很多人不解。前提有一个,众人认为,法网冠军必是超人,李娜似无退路,只好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不过是个凡人而已”,在超人与凡人之间来回跌宕,这就是职业高手的真实生活吧。
输给小克,最痛莫过李娜本人,半年时间攀至半山之上,峰顶依稀,以此种方式输掉,李娜用了一个我想不到的言辞来描绘这一挫折——“我恨我自己”。那一天恰是除夕,李娜与姜山没有离开酒店,关在房间里黯然过节,一晚畅饮,算是宣泄了。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当我们的记者邀请李娜诠释“体育的力量”时,得到的回答是,“每天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夺冠十月,每天如此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