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讯 龙、龙舟、龙舟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表征。今天上午,中华龙舟大赛江西鄱阳县站的比赛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结束。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已经有了自己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赛事(包括国际俱乐部赛事),可以说在职业化、国际化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然而,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龙舟协会等全力推出的中华龙舟大赛,还是给主办地带来了更多文化产业发展的运作空间、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空间、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拓展空间。
至少在一个月前,江西人口第一大县鄱阳县就在为这次赛事进行着全方位的准备。县城到赛事的大道旁满是赛事的宣传口号、进入赛场的道路两边摆满了写着赞助单位名称的宣传板,赛场水域的岸边站满了观赛的群众,赛事周围到处活跃着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央视的赛事转播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以及16支参赛队的运动员更是给鄱阳县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我国政府近年来对于举办体育赛事逐渐变得理性和冷静。在赛事申办的论证、赛事主办模式的考量、赛事效益的评估等方面,一些城市和地方政府不再盲目上马和非理性投入,而是从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和运作赛事。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除去武术等少数项目外,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因此即便已经有近30年国际化历史的龙舟赛,也面临着强化国内影响力,尤其是增加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力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城市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举办具有节令性质的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龙舟赛作为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传统体育赛事,对于聚集人气、聚敛注意力、聚合赞助和广告资源、聚拢媒体均具有独特作用。
可以说,中华龙舟大赛的举办,是对当今体育赛事体系的一种纠偏,至少是一种完善。它对于彰显中国传统体育的价值、弘扬中国民间风俗的传统都作出了贡献。让人们在关注奥林匹克竞技的同时,有机会领略美丽自然与竞技精神的融为一体。坐在主席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至少有三支青色翠绿的小虫子飞到我的眼镜镜片上,虫子娇嫩的身躯让我不忍杀生,轻轻地把它们吹走。赛场边,至少有两个小姑娘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兴致盎然地观看赛事,而男女老幼一起围在赛场周围欣赏赛事的情形,也让我们领悟到龙舟这项运动具有的特殊魅力。
观看比赛时我有三个感慨。
一是由45岁左右女性组成的妈妈队实力超群,而一支女大学生组成的队伍明显力不从心。可以这样说,妈妈队里多数队员的女儿比那支大学生队里女大学生们的年龄大,两者比赛结果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当今大学生在整体上可能出现“早衰”的尴尬现实。
二是东道主龙舟队成绩不佳,来自广东和江苏的龙舟队成绩明显超过鄱阳县本土的龙舟队。这种打破一般赛事规律的情形,说明了赛事的公正性,体现了赛事的生命力。
三是一支来自马来西亚的由教练员和裁判员组成的队伍虽败尤荣,体现出了难得的参与精神。
在感慨的同时,我也萌生了三点思考。
一是对于旅游资源丰富而旅游产值不高并且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赛事的江西来说,借助中华龙舟大赛这样央视全程直播的活动来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如何将政府、企业、媒体等资源有机整合,将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活动举办模式的问题。如政府尽量节约行政资源和少动用行政权力、企业开拓参与赛事的渠道和方式、媒体不按照一般赛事报道规律只关注成绩,都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二是对于习惯于就赛事论赛事的传统的体育赛事管理者而言,如何将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运营、赛事管理等有效结合,也是一个挑战体育管理者能力和各部门协同机制的问题。当我们把产业链、价值链乃至供应链的思路融入活动的筹办和举办,我们就不会有体育产业是体育部门的事情和搞大型活动只吆喝不挣钱这样的认识了。
三是对于可能往往不情愿掏赞助费和广告费的企业来说,如何形成龙舟赛事的产业体系提升赞助和广告效益,也能提供新的启示。如开发相关民俗和旅游产品以及比赛服装和器具、通过节令性活动聚敛人气、通过中央电视台为主的媒体传播扩大企业品牌,都是可以带来无穷效益的。
所有这些,其实都需要我们葆有对龙舟运动的尊重,真正把她作为一种Event乃至Festival来运作。只有这样,我们对于中华龙舟大赛的推广,才会是可持续的,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在这个过程中,龙舟这项运动和举办中华龙舟大赛的城市,才能成为双赢的两方。
如果女大学生们能坚持健康的运动方式,或许他们不会被自己的妈妈辈的选手拉开那么大的距离。
如果赛事的组织者们能坚持学习专业的赛事管理经验,或许我们在不远的明后年就有望看到赛事产生更大的收益。
如果媒体能把赛事转播标准化作为工作目标,或许会有更多的运动员投入这项运动,更多的民众投入到对龙舟运动的关注中来。
让我们期待中华龙舟大赛为我们奉献永不谢幕的节日享受。(易剑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