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不过三”,每当遇到人生中的一些不幸或坎坷,人们总愿意用这句话来劝勉自己。然而,当命运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人时,人们才苦涩地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词语里包含的是何等的心酸与悲情。5月10日,国际乒联官方网站上更新的奥运参赛名单出现了一个令很多人意外的变化,老将郭焱的名字被队友丁宁所取代。随后第二天,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亲口确认了名单的变动。这意味着,29岁的郭焱连续第三次在最后时刻宣告无缘奥运。
连续三次最后时刻出局
对于郭焱而言,在这一刻,“事不过三”这句话从一句箴言,已经变成了一句刺痛心底的诅咒。是的,她几乎连第四次去落选的机会都没有了,整个运动生涯对奥运巅峰的渴望,只能戛然而止在这个刺眼的“三”上。
郭焱是目前中国乒乓球女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同时也身兼“队长”一职,可以说在现在的国家女乒中,郭焱绝对是一名老资格的名将。不过,当我们回顾郭焱的职业生涯,就会发现这名老将经历中似乎有太多的悲情成分。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郭焱第一次冲击奥运会,不过在最后的选拔阶段,她未能竞争过大赛经验相对丰富的牛剑锋以及打法先进的郭跃,因此第一次与自己渴望的奥运会遗憾擦肩。
当走出无缘雅典奥运会的阴霾后,郭焱在2007年时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状态,但是由于当时张怡宁、王楠这些老将头顶的光环依旧闪耀,而年轻一代中郭跃的表现也依然强势,李晓霞也迅速成长起来。最终,由于年龄处于劣势,郭焱又一次非常遗憾地落选了北京奥运会。
两次错过奥运之后,郭焱已经不再年轻,不过随着王楠和张怡宁的相继退役,外界将伦敦奥运看做了郭焱圆梦奥运的最后一次机会。郭焱自己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今年2月的亚锦赛中,以4:1横扫队友李晓霞夺冠,似乎更为她增添了一丝通往伦敦的筹码。
但是,在3月底进行的多特蒙德世乒赛上,郭焱却未能把握住奥运会前最后一次考验奥运阵容的机会,没有能够出现在决赛的阵容当中。而最终出场的丁宁、李晓霞和郭跃则帮助中国队复仇新加坡重新夺回考比伦杯。
然后,随着郭跃成为团体第三人,以及乒联官网上公布丁宁取代她出现在奥运单打确认名单之中,按照规则,郭焱也无法获得团体甚至P卡资格,就此宣告郭焱彻底与伦敦奥运无缘。
此次落选是受伤势影响
对于郭焱的落选,国乒队对外公布的说法是,郭焱右肘两处撕裂,短时间无法恢复。
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介绍,郭焱的伤病在年初中山集训时就已经有些严重了,实际上在亚锦赛前,郭焱就已经打了3针封闭,而当亚锦赛打到后面时,就感觉有些控制不住球了。
多特蒙德世乒赛前,国乒队在奥地利进行适应性训练期间,郭焱为了咬牙坚持又打了一针封闭,但这之后却导致伤势再次加重,她也因此被排出了女乒的出战阵容中。在返回北京之后,郭焱为了恢复伤势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的诊断结果却是:右肘关节伸总肌腱上止点撕裂、右肘挠侧副韧带上止点撕裂,医生建议不能进行大强度训练。
施之皓解释说,作为奥运席位的有力竞争者,郭焱如果完全停止训练进行治疗,会影响成绩,因此只能选择边治疗边训练。如果当初郭焱想快些恢复,就只能动手术,但是在离奥运会仅剩两个多月的时候进行手术,风险实在太大。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优势项目,人才济济的国乒队没有选择冒险,也没有理由选择冒险,最终选择了近期状态颇佳的丁宁取代郭焱,这是一个看似意外,却又一切尽在情理之中的选择。
不过,从客观上讲,郭焱的悲情与她落选的原因毫无关系,因为无论是凭实力竞争失败,还是因为伤病,对于强大到谁去奥运都能打奖牌的中国女乒来说,三次落选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本身,就足够摧垮大部分人的心理防线。
引发网友对选拔机制质疑
面对郭焱落选的“伤病说”,不少网友表示出了质疑。甚至一些细心的网友通过微博发现,郭焱在乒羽中心确认名单变动的当天上午,还去了训练房练体能,“一个韧带撕裂的人居然能搬得动那么重的器械,真的假的?”
也正是因此,导致了网络上对郭焱落选响起一片同情之声,同时也出现了对国乒队内部选拔的质疑之声。
一直跟随国乒采访的央视资深乒乓球记者李武军也通过微博表示:“为郭焱梦碎而惋惜。因缺少更为透明的奥运选拔机制,才感觉缺少更换的依据。”
同时,他还透露:“如果不是国际乒联泄密,按照国乒习惯,这份名单一定会拖至最后一刻才会公布。其实在多特蒙德世乒赛后,国乒奥运名单就已基本确定。”
不过质疑归质疑,但几乎所有人对丁宁取代郭焱入选伦敦奥运阵容都没有异议。从去年5月份鹿特丹世乒赛开始,丁宁先后获得了2011年世乒赛女单冠军、2011年世界杯女单冠军,并和队友一起获得了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冠军。 本版稿件由记者 高鹏采写
郭焱:以后或许当教练
对于自己三次无缘奥运的悲情命运,郭焱虽然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表示完全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从她的一些言语当中,不难看出内心的不甘与落寞,依然难以完全被掩盖在平静的表面之下。
对于落选奥运,郭焱坦言自己在被排除在世乒赛决赛名单外的时候就已有心理准备,但是这种心理准备,并不能让自己的心里更好受一些。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当教练和我说的时候,我脑子里足足空白了十多秒。毕竟还是很遗憾,之前总会有侥幸心理。 ”
当时间回溯到女乒在多特蒙德重夺考比伦杯的那一晚,有一个细节如今看来是如此耐人寻味——同为北京队队友的丁宁和郭焱曾抱头痛哭,想来在那一刻,两人就已深知各自不同的命运。
“那天晚上一晚上没合眼,根本睡不着,脑子里跟过电影似的,哭了,因为知道自己可能再也去不了奥运会了。 ”
如今,已经从那种巨大悲痛的阴影中逐渐解脱出来的郭焱,却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个残酷的现实,已经29岁的她几乎不可能在人才辈出的国乒队中再去争取2016年奥运会的机会了。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国乒队,郭焱一待十几年,在2011年时被任命为队长,更有着女乒“灵魂”的地位。对于这样一名球员,施之皓坦言在多特蒙德世乒赛后就一直在和郭焱沟通,“从现在来看,郭焱已经进入到了半个教练的角色。 ”
施之皓的话似乎为郭焱的今后指明了一个方向,但郭焱自己却坦言还没决定自己的未来到底要如何。 “只能说还在考虑。现在有时会帮助教练分析对手,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别人,很开心,希望她们少走弯路。 ”
事实上,郭焱对乒乓球的热爱注定让她更希望能留在这个圈子里,“或许以后我会从事教练工作,没准能培养出更多的奥运冠军和大满贯,自己做队员时的遗憾可以通过教练的方式来弥补。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