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改变体育文化 呼伦贝尔大草原与拳击
2012年06月12日09:21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首赞美呼伦贝尔草原令人陶醉的美景和风情的经典歌曲,每每听到,令人遐想万千,而她真正与拳击结缘,还是源于刚刚在呼伦贝尔市落幕的2012中国·呼伦贝尔“地壹街”杯国际拳击邀请赛开幕式。
当然,不仅这首动听的歌曲,还有呼伦贝尔市,因为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一举办拳击赛,而且是高起点的有中国、俄罗斯、蒙古和韩国等18支代表队133名男女拳手莅临的国际拳击邀请赛。
在半个多小时的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著名歌星布仁巴雅尔、“草原小王子”乌达木等奉献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精彩歌舞,包括《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独唱、合唱和联唱,回荡在体育馆上空,引起强烈的共鸣……
后来我才得知,这次国际拳击邀请赛和开幕式的总策划,是刚从呼伦贝尔市政府副秘书长变成体育局局长不到半年的刘兆奎。他认为,体育人应该打开眼界,通过举办赛事,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特别是竞技体育要争冠军,要品牌,无论对每个城市还是对国家,都是一种荣誉,是一种民族自尊心的体现。另外,搞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老百姓身体健康了,惠及民生,所以体育就是最大的政治,有凝聚力,能激发人们向上拼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什么事都能干好。
因此,上任伊始,刘兆奎就决定举办一次有冲击力的国际体育赛事,来带动呼伦贝尔的体育事业和传统项目的发展。
刘兆奎说,内蒙古人身体素质好,喜欢摔跤和拳击,加上呼伦贝尔与俄罗斯和蒙古的边境线长达1700多公里,有8个国家一级口岸,不仅国家间睦邻友好,地区间也关系密切,文化、体育、旅游合作都很好。从体育为政府、为经济服务,促进呼伦贝尔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讲,举办有中国、俄罗斯、蒙古和韩国参加的国际拳击邀请赛,是很有意义的。为此,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和内蒙古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两个多月时间里,筹办了这次比赛。
不过,谈到承办本次国际拳击邀请赛时,刘兆奎既兴奋自豪,又有苦衷。
兴奋自豪的是,此次国际邀请赛对推动内蒙古体育对外开放合作交流、打造呼伦贝尔城市品牌、促进体育运动和旅游业发展、丰富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以及增进边境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赛前他们做了很多预案,安全、救护、消防等,还专门为本次邀请赛设计了会旗。这次是有目标地进行策划宣传报道,通过市政府办公会的形式,要求所有呼伦贝尔市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自治区驻站记者,从比赛前10天开始,进行不间断的滚动新闻报道,宣传和扩大赛事的影响。这在以往还是第一次。
开幕式文艺演出内容和形式,由刘兆奎和鄂温克文体局局长尤拉共同策划。刘兆奎说,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宣传体育举办赛事,就是宣传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呼伦贝尔拥有32个少数民族,其中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3个全国唯一自治旗,还有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因此,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中展示这4个少数民族服饰和舞蹈的风采,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最终达到了宣传呼伦贝尔民族文化风情的目的。
另外,布仁巴雅尔和乌达木都出生在呼伦贝尔,对家乡非常有感情,因此他们无论唱最拿手的《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都带着为家乡做贡献的深厚感情,整个演出费用还不到5万元。
刘兆奎的苦衷则是,呼伦贝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年的体彩公益金只有330万元,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基础体育设施匮乏,整个地区没有一个滑冰场,体校连塑胶跑道都没有,射箭场因年久失修也塌了,他作为体育局局长压力很大。因此,必须勤俭办赛,少花钱多办事,不搞奢华。
为此,他们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半市场化运作,通过自筹和赞助等方式,整个办赛经费用了不到80万元,为呼伦贝尔市体育局积极探索开发体育竞赛和激活体育表演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加快发展呼伦贝尔体育产业。
不过,刘兆奎承认,由于呼伦贝尔经济欠发达,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还很落后,都愿意看比赛,但不愿意花钱买票,因此门票收入不到两万元,与预期的30万至40万相差甚远。这种观念上的差距,使呼伦贝尔体育产业发展,引导体育消费面临很大困难。
但刘兆奎坚信,随着今后呼伦贝尔举办越来越多的比赛和媒体的广泛宣传,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会逐渐改变,特别是随着呼伦贝尔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走进体育馆,享受体育比赛带来的愉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