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上,年仅20岁的上海泳将蒋海琦与队友孙杨、郝运和李昀琦一起,夺得了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这也是中国男子游泳的首枚奥运会接力奖牌。这位“手长脚长”的自由泳好手,来自于一个棚户区内的基层游泳学校——从兰田路旁的一条名为陆家宅后村的小巷,步行十多分钟才能找到的普陀区游泳学校。
这是一条连车子都进不去的小“路”。如果不是居民指点,处在深巷中的学校还真的不好找。斑驳的墙面,破落的屋顶,和周围的民居连成一片,却又似在诉说着学校的历史。
从1986年6月1日建校至今,普陀泳校已经在这里呆了26年。最初的十年,学校的成绩始终徘徊在全市的末尾,让教职员工心灰意冷。直到1996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学校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那一年,普陀区游泳学校在上海市青运会游泳比赛中第一次排到了第六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2002年至今,学校的成绩一直都处在全市前三名,输出的游泳人才也是举不胜举。今年的奥运会上,普陀泳校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两名选手,蒋海琦已经成为国家队短距离自由泳的新秀;而陈程则成了中国男子蛙泳的后备人才。
转变,来自于普陀泳校的“穷则思变”。1995年,新上任的校长吴新荣拿着第九名的成绩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改变现状?怎么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不多久,一项崭新的“计划书”出炉,这份奖惩分明的计划激励了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教练员,学校也因此渐渐焕发出了生机。按照这份方案,每位教练带教的小选手只要在全市性的同年龄组比赛中成绩每进一步,学校都给于相应的奖励,从而彻底改变过去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
虽然身在“穷街”,但是普陀游泳学校的眼光却面向世界,抓住一切机会让游泳尖子学生和教练走上国际赛场的舞台,学习世界先进的游泳技术和理念。吴新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去年,游泳学校的学生前往夏威夷参加国际游泳邀请赛,刚开始的时候接二连三被判犯规。仔细一琢磨,才发现中国学生不合规范的 “小动作”较多。吴新荣说:“小小的改进或许就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积极鼓励孩子们走出去‘见世面’的原因。”
15年的精心培育,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目前,普陀区游泳学校已经向上一级输送了134名游泳人才,这其中,不乏像蒋海琦这样的优秀苗子。
名气响了,“穷街”游泳学校这几年引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泳苗子。今年计划招500名学生,但是报名就有1200人。不过,吴新荣也盼望着游泳学校能够在硬件和环境上早日得到改善:“至少,看上去不要那么破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