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到北京、从北京到墨尔本、巴黎、伦敦、纽约……
大满贯冠军一路走来不易。荣耀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本书讲述李娜30年的人生故事。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跌宕起伏的赛场传奇、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当然,还有李娜站在巅峰之上的人生感悟。
我的网球人生
我叫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夏天是火炉、冬天是冰窖的四季分明的城市。
李娜这个名字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唯一方便的就是当抽签表出来的时候很容易找到。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如果不是法网冠军为我带来的一切,我相信自己会一直这么认为下去。
我是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职业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两个名称没有什么差别,但对我来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和体会。
我对网球的感情很矛盾,小时候是因为父母的愿望开始练球,直到后来真的爱上它,经历了15年的时间(如果不算上学的那两年)。在我那么多年的网球生涯中,前面的十几年我并没有体会到网球的乐趣,直到最近这几年,我对网球的感悟才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我才真正享受到网球带给我的乐趣,我才真正爱上网球这项运动。
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当你独自上场,你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你需要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独自化解所有的困难,你的团队只能坐在运动员包厢(Player Box)为你鼓掌加油。同时,网球又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运动,每天都是充满刺激的全新挑战。一名球员在一场网球比赛中要做几百次的决策,在场上你不仅仅要扮演球员,还要扮演裁判、教练;不仅仅要面对对手、观众、外界影响,更主要的是你要随时挑战你自己;不管输球赢球都找不到任何可以埋怨的理由,不管结局好坏都要你自己一个人去承担,因为都是你自己在场上独立完成的;每天都要经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可能今天输完了三天后又会和同样的对手对决。
网球为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名誉,更重要的是感受。第一次拿WTA冠军的喜悦,第一次打四大公开赛的紧张心情,第一次在中心球场一万多名观众的注视下紧张得连走路都不自然,第一次用英文接受采访的不适应,第一次看到不实的报道独自伤心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教练说我可以打进世界前20时那种被肯定的喜悦,第一次击败世界前10在心里默默为自己鼓掌,第一次做手术时的恐慌,第一次康复的艰难以及对自己还能不能从事网球事业的怀疑,第一次不再担忧支付不起团队费用时的踏实感,第一次世界排名进到前10自己的骄傲感,第一次与大满贯奖杯擦肩而过时的遗憾以及对大满贯冠军的渴望,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奖杯时激动的瞬间,第一次获得大满贯冠军在法网中心球场奏响国歌时能跟大家一起见证的感动,第一次快被压力压垮而感觉无法承受时的无助……
这些都是网球带给我人生重要的财富。
对决
获奖当天,我还有一个神奇的经历,当我在休息室等待新闻发布会时,纳芙拉蒂诺娃(天啊!真的是她!)走来跟我说:“我是过来人,我现在告诉你,此刻起你要学会说‘不’。因为现在所有人都想要你,你要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你要给自己营造一个保护圈。”
我几乎要惊呆了,纳芙拉蒂诺娃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她是网坛的常青树,曾经获得59 个(天啊! 59 个!)大满贯头衔,有网坛“女金刚”之称。当时她已经50 岁了,穿着半袖衬衣、休闲西裤,高雅脱俗,神采奕奕,她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很知性,却不会让你感到咄咄逼人,她像个老朋友一样让你感到信赖,而且,她会尽可能地告诉你她所知道的一切来帮你。
前几年她还没有退役时,我曾经在场地上见过她,有一次她还跑来问我姓Li 还是姓Na,一个这么伟大的球员跑来问我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该怎么念我的名字,这让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在当时的我看来,像纳芙拉蒂诺娃这样的人是遥不可及的,我根本没有机会与她交流,但是此刻她来跟我说这句话,那种感觉就像朋友之间的交流一样,没有任何的隔阂,也没有国籍、年龄的限制。我对纳芙拉蒂诺娃的滔滔敬意之中,又多了几分亲切。
我本来准备穿另外一套便服开新闻发布会,但耐克的工作人员在我开新闻发布会前半个小时赶到我身边,将新款T恤递到我手中。他们搭乘的北京到巴黎的航班刚一落地,工作人员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新闻发布会所在场地。
我套上T恤去参加了新闻发布会。那场发布会开了有整整两个小时。记者们的表情都很兴奋,一位来自中国的新科冠军,这或许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网球将由此揭开新篇章呢,大多数问题也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刚开始是所有记者一起问问题,我一边回答问题,一边不时用眼角的余光扫一眼大大的奖杯。我曾经在澳网的场地上与总冠军奖杯失之交臂,今天,在罗兰· 加洛斯中心球场的场地上,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它,就像抱一个小婴儿一样。
一个来之不易的婴儿。
我对姜山的感觉平淡又刻骨铭心
熟悉我们的朋友都说,我很黏姜山。朋友们都笑我好像他养的一只猫。不管是逛街还是看电影、吃饭,我都希望他能陪着我。但跟大部分男的一样,姜山特别不爱逛街。我们为逛街的事闹过好多次,后来还是我妥协。和他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相处的方式。刚开始我跟他撒撒娇都管用,现在跟他发脾气也不太管用。
国家队原来请过一位有名的心理老师帮助运动员做心理建设,她叫徐浩渊,留着一个类似樱桃小丸子的发型。她曾经问过我:会在姜山面前哭吗?我说以前有,但现在已经不哭了。她问:为什么?我说,觉得没有哭的必要。她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说我觉得哭是一种幼稚的表现,我现在足够坚强,应该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她说:这证明你越来越不信任姜山,所以才不愿意在他面前表现出你脆弱的一面。
我自己倒不这么想。人和人的相处模式并没有一定的成规,两个人在一起待的时间久了,自然会合作出一种模式。我是觉得自己就算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姜山教给我一件事情,就是在婚姻中两人都要保持一点独立的空间。
婚姻就是指间沙,抓得太紧,只会流失。夫妻之间应该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对我而言,姜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他在我的生命里扮演着许多角色:场上是教练和陪练,体能训练时是监工,生活中是丈夫和保姆,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像长辈一样地开导我,有时候又像兄长一样在一起讨论问题。他比我聪明,比我通晓事理,当我遇到烦恼时,他是我唯一能够放下顾忌倾诉心事的人,他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十几年走过来,我们从情侣慢慢转化成了老夫老妻的感觉,那种亲情既平淡又刻骨铭心。当对方在身边时,我们没有特别的感觉,偶尔分开,大家都会觉得心里空空荡荡,少了点什么似的。
我曾对姜山说:我总感觉你和我爸爸很像。他觉得不可思议。我解释给他听:不是年龄,就是性格和思维方式吧,还有给我的感觉……
姜山性格中的一些地方和我爸爸非常非常相像。父亲早逝是我生命中的一大憾事。想来不能看着女儿长大成人,也是父亲的憾事。我想父亲如果看到我们在一起,也会放心的。
换帅
4 月份我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斯图加特巡回赛,我在第二轮出局了。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逃避了,我坐下来,和姜山正面谈论这件事。
我说:“咱们得有所改变。”
他说:“是的,我认同。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说:“我需要找个新教练。”
他的回答是“没问题”。
那一瞬间,我感觉轻松多了,因为他不再是我的教练,他也有同感。
我觉得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我的治疗师阿莱克斯这时正在向我推荐丹麦教练莫滕森。莫滕森教练在年轻时也曾经是球员,作为教练,他曾经指导过沃兹尼亚奇等一流好手。如果我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莫滕森教练看起来是最能够帮助我的人。
莫滕森教练的出现让我精神为之一振。经历过托马斯的培训之后,我对外籍教练的认可度直线提高。在莫滕森教练出现前,我对他寄予了莫大的期望,我希望他拥有不逊于托马斯的神奇力量,好让我的神经都松弛下来,让我的小团队能够松一口气,让大家都好好睡一觉,不再焦虑。
让我没想到的是,姜山在这个时候默默离开了团队、离开了我。
我们原本正准备去马德里参加比赛,我已经到了机场,手里握着两张飞往马德里的机票,眼看起飞时间快要到了,他却没有如约在机场出现。
姜山的不告而别击垮了我。
我怎么都联系不到他——之前他刚刚丢了手机,还没来得及买新的。慌乱之中我甚至打电话回前一晚住的酒店,问他们姜山住的房间现在还有没有人。
之前我们也产生过矛盾,姜山说过很多次:“我走。”我说:“那你走吧。”因为之前一直有这种小小的口角和争执,我并没有在意,没想到他真的自己拿信用卡买机票回国了。
我心乱如麻,一刻不停地想着:他去哪里了?回国了吗?在武汉?还是去别的什么地方了?他现在怎么样?安全吗?吃饭了吗?
我完全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虑后面的比赛。一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机场,我发现自己手脚冰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我忽然想起姜山有个好朋友现在在美国,他会不会是去朋友那里散心了?我立刻打开电脑上网,和这位朋友取得了联系。
这位朋友也没有姜山的任何消息,她感觉到了我的失控,为了安慰我,她给我发了一本书的链接,让我先静下心来看一下这本书,等到她回武汉,会找姜山的其他朋友再跟我联系。我一个人坐在那里等待登机,这场景似曾相识——十几年前我一个人在洛杉矶机场被关在小黑屋里,误了班机,最后只能在洗手间过夜,这一次,我又要一个人面对一切了。
○摘自《独自上场:李娜自传》
李娜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8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