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足坛最为轰动的新闻恐怕非申花股权之争莫属。申花与五大股东之间的股权之争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申花与联城合并之时,双方就约定,在朱骏注资1.5亿之后,他在申花的股份将从28.5%提升到70%,但是随后朱骏连续5年经营申花,所花费早已经远远超过1.5亿,但是股权的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
申花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官与民的问题,申花从成立之初,就具有浓重的官方背景,在朱骏之前,俱乐部一直是由政府挑头,财力雄厚的国营企业负责注资。由于此前的数任上海政府高层对于足球这张城市名片颇为看重,因此尽管投资足球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可言,诸多国企仍然是乐此不疲。朱骏之前,申花的股权曾经由文广、广电、黄浦区国资委和广电信息四家瓜分,其中文广和广电又是四家国企中的带头大哥。后来上海电气在2003年注资3000万,成为了申花俱乐部的第三股东。尽管是第三股东,但是由于企业高层对于搞足球兴趣十足,上海电气在一段时间内也成为了申花实际的当家人,不仅申花的相关事宜要向上海电气高层汇报,俱乐部运营的所需的大笔资金也是由上海电气来承担。
不过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电气的相关负责人退出历史舞台,此时文广和广电两个老大哥又因为各自的经营困难,不愿意继续砸钱,因此申花在经营上已经开始面临困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府某高层领导亲自出面,拉郎配式地完成了申花与联城的合并。在投入2000万人民币的情况下,五大国企让出28.5%的股份。不过实际上,朱骏已经成为了申花唯一的投资人,五大国企索性成为了甩手掌柜。
申花与联城的合并可以说打破了中超联赛的所有相关规定,完成了“特事特办”,从申报、完成合并,到结束公示期仅仅用了创纪录的19天时间。一个全新的申花队已经出现在了亚冠联赛的报名名单上。之所以如此神速,高层推手的力量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不过这种完全违背职业足球发展规律的拉郎配,也留下了一系列隐患,如今的股权之争,实际上只不过是相关隐患爆发的结果。
五年过去了,很多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时负责推进此事的高层领导早已经退居二线,已经很难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如今朱骏与五大股东之间的股权之争,而新接任的高层领导对于上海足球始终“三缄其口”,这也导致了股权之争彻底陷入僵局。
朱骏多年投资足球,现金投入至少已经超过6亿人民币,根据相关约定,要求更多股权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五大股东也有自己的担忧。申花股权之复杂超出许多外人的想象,但始终申花是一个国企背景的俱乐部,俱乐部的绝大部分股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一旦提升朱骏比例,俱乐部的性质就会彻底改变,一旦未来领导过问起来,这个责任由谁来负?至于按照股份追加投资,更是不太现实。五大股东中的老大哥文广和广电也是各有难处。大额投资很难在董事会通过。而且他们也早已经对足球这种投资巨大产出有限的产业失去了兴趣。而据了解,上海电气和黄埔国资委在此次股权谈判中态度比较坚决,既不同意追加投资,也不愿意改变股权,在他们看来,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办法。
“申花的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要领导的一句话,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高层没有发声音之前,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这也是申花这个俱乐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名圈内人士给出以上分析。(搜狐体育 李慕白)
(来源: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