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领导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副总理,根据中国三大球运动员身材相对较矮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小打大”、“以小胜大”的策略方针,这给其时我国三大球训练工作指明了正确目标与方向,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技术无国界,经验可共享。不久前结束的亚洲杯女排锦标赛,在冠亚军决赛中,泰国队采用“以小打大”的策略,以3比1战胜身材比她们高出半个头的中国队,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如今中国运动员的身材在亚洲算是鹤立鸡群、高人一等,在世界上也属上乘,看来需要研究如何以大打小、以高胜矮的问题了。
近几年来,拥有多名1.90米左右主力阵容的中国女排,败在貌不惊人的矮人手里,已不是第一次,也不只是泰国一个队。这就不能说都是偶然性,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赢球一定有方法,输球一定有原因。就以同泰国队比赛为例,我扣球得分比其少34分,从表象看,好像拥有高度和网上优势的中国队,进攻能力不如泰国队,这岂非咄咄怪事!但从实质上分析,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孤立地仅从扣球得分来判断胜败原因,容易误入歧途,传出错误信息,误以为我们进攻不行,于是就片面地练扣球,而忽视技术的全面发展。
排球各项技术如同一根链条,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上一项技术的好坏,必将影响与其相衔接的下一项技术的成败;而下一项技术的努力,虽也可以弥补上一项技术的缺陷,但有时比较有限。
泰国队虽有网上短板,但整个技术链条比较完善,因而可以对己,扬长避短,对彼,以长击短,进而占据主动地位;我队虽有网上优势,但由于整个链条疲软,导致对己,因短抑长,对彼,以短迎长,从而陷入被动困境。因此,彼胜我败,乃在情理之中,而非偶然。
回放伦敦奥运会的中、日和亚洲杯的中、泰女排之战,日、泰两队对付我们的战法大致相似:
1,在进攻上,主要从两翼拉开突破(尤其4号位),少用中间快攻,辅以后排进攻和跑动突袭,以避开与扰乱我方的高拦网,减杀我高度的优势;在个人扣球战术上,则运用快速下手、变换手法、打手出界等技巧,来扩大我防守的弱点,所以出现我扣球得分不及打手的窘局。
,2在发球上,不惜失误代价地运用各种攻击性发球,来破坏我本不牢靠的一传,逼迫我一传进不了3米线,以削弱我进攻的效能。
3,在防守上,一旦我一传或防守不到位,不能有效组织快变战术,她们就发挥其防守出色的优势,迅即组织快速反击;对泰国一役,泰队反击得23分,我仅得9分,反差如此之大,可见我弱势所在。
此外,在心态上,高人打矮人,前者往往自恃高大,自以为强,势在必夺,非赢不可;后者当然也想取胜,但却立足于拼,拼赢了发狂,打输了坦然。这种潜在的不同心理反映,必将影响其在比赛过程中的不同技术发挥。
由此可以认为,以大打小、以高胜矮的策略,简单地说,或许只需要三条:
其一,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人的网上进攻优势,就需要有完善的保证网上进攻优势发挥的各个技术环节,如同要发挥核弹头的威力,就必须有完备的载运火箭系统一样,舍此,别无他途,这一条可能是最重要的;
其二,要千方百计地使矮人的各种接球,少进或进不了对方的3米区,以减弱其特长打法或失去其发挥的根基;
其三,要去掉老大自居、高度必胜的心态,把自己摆在同对手同等的位置上,立足于自身的努力,把胜利建立在拼技术、拼作风的基点上。
其实,这三条对策,既不新鲜,也不深奥,但是,如果没有具体措施保证,恐怕会知易行难,说易做难,地球照转,一切如故。
哀哉,国人的通病是:明知故犯。明知吸烟有害,烟民越来越多;明知闯红灯违规,偏要铤而闯红;明知此法有用,却不愿意去实行------。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这里,需要全国排球同行,从上到下,从国家到地方到基层各队,奋发图强,万众一心,脚踏实地,扎实训练,打好基本功,夯实体能、技能和智能基础,摈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在现行体制条件下,更需要各级(尤其国家)训练主管部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抓好训练,去除浮躁虚夸,重赛轻练的作风;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落实措施,以保证和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
惟其如此,上述的策略,就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必行,行必果;不是说易做难,而是说得出,做得到。过去我们不是曾经这样践行的吗!
中国排球的前景应当是充满阳光的。
(来源:中国排协 文/张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