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1月4日体育专电 题:舀着放大镜找新人
——中超联赛难寻希望之星
新华社记者李铮
2012赛季的中超联赛,16支球队共投入二三十亿元,但要挑选崭露头角的新星,恐怕十个手指头就够用!后继乏人成了中超隐藏的最大危机。
中国足球新人寥寥,这缘于2002年以来迅速坍塌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在足校、体校、学校三大青训基地全面萎缩后,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又回到了起点。
(小标题)因现实苦恼
由于历史的惯性,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还是以奥运、全运周期划分年龄段的,四年出一拨人成了规律。1995、1996赛季涌现的孙继海、王鹏,1999赛季的阎嵩,2003赛季的陈涛等都是当年让人眼前一亮的希望之星,至今,也被津津乐道。
但这种循环从1989、1990年龄段开始被打破了,并一直延续到1993、1994年龄段。
细数本赛季中超16支球队,算得上出色的“一年级”只有上海申花的中后卫郑凯木,广州富力的边后卫唐淼,北京国安的前卫朴成、李提香,辽宁宏运的边前卫张靖洋,山东鲁能的吴兴涵、王彤、刘彬彬。这其中,朴成和张靖洋以前还都在中甲和中乙锤炼过。
即使将“新人”的范围再扩大到“二年级”和“三年级”,被普遍看好的也只有长春亚泰队的裴帅、江苏舜天的吉翔。
尤其让人遗憾的是连续两届中超冠军广州恒大实际上是一支“国家队”加“洋枪队”,连国字号和外援都要被轮换的恒大,根本没有精力培养新人。
后继乏人的现实让各俱乐部十分苦恼,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宝押在外援和有限的国内知名球员上。于是,各俱乐部引援成本越来越高,陷入巨额亏损的恶性循环。
(小标题)为历史还债
本赛季还未结束,辽宁宏运队的于汉超就成了大连阿尔滨等球队哄抢的对象,各豪门一掷两三千万,不惜代价。一位俱乐部老总一语点破了这种疯狂,“现在还可以砸钱抢,再过几年,砸多少钱都买不到这样的好队员了。”
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体系,经过1994年和2002年的两次变革,于2009、2010年前后跌入历史最低谷,这也是当时1989、1990,1993、1994两个年龄段球员成长的关键时期。糟糕大环境下的球员质量可想而知,如今难寻新人实际上是为历史还债。
中国足球在1994年的职业化将联赛和青少年培养一股脑推向了市场,赚钱的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但几十年形成的各省市专业足球队也一夜之间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辽宁省为例,人才辈出的专业队体制到1981、1982年龄段戛然而止,王新欣、徐亮等队员成了“金牌工厂”最后一批产品。
唯利是图的足校很快被证明是昙花一现,眼里只有钱的多数足校,师资力量匮乏、文化教育缺失、管理混乱。加上2002年前后,泛滥于职业联赛的假赌黑等丑恶现象让家长和小球员看不到前途,红火不到十年的足校大面积关门。
辽宁省数据显示,鼎盛时期的七八十所足校,到2009年只剩下两三家。
十年足校只培养了一批1985、1986年龄段球员,陈涛、周海滨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小标题)给将来铺路
广州恒大足校在2012年高调亮相,集合了西班牙优秀教练资源和全国青少年精英的恒大足校希望成为中国足球的人才“发动机”。人们都希望恒大足校出人才,但也有有识之士认为,过早脱离普通学校而进行的任何特殊教育,效果都有待于商榷和实践检验。中国足球应该踏踏实实扩大足球人口,推进以校园足球为主,专业足球和足校补充的模式,切实“从娃娃抓起”。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10年联合推出了“校园足球”工程,在全国44个城市的千余所中小学进行以学校联赛为核心的足球普及工作。“校园足球”进行三年来,尽管在培养人才方面才刚刚起步,但对于中国足球人口的提高,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及正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里,以学习为主,但坚持踢球的孩子多了。这是广大基层足球工作者的共识。
另外,近两年,中国足协连续推出了几次青少年留洋计划;因全运会多块金牌的杠杆,各省市足球队逐渐恢复;广州恒大、山东鲁能等希望长期致力青少年培养的足球学校更加正规。
这一切,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将来铺路。(完)2012/11/04 09:37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