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棋院将在北京举行简单的集体吊唁仪式,追思围棋大师陈祖德。大师的一生,棋路、人品均受称赞,而在和其他一些大师的交集中,更是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名士风采。 本报记者 陈宏
杉内雅男
棋路:职业棋士精神影响陈老一生
世界围棋界的发展,是从当年的“日本独霸”,到后来的“三国争霸”,再到如今的“中韩对抗”,而中国围棋的崛起,正是从陈祖德开始。陈老逝去后,有棋迷评价说:“从陈祖德到聂卫平、马晓春,再到常昊、古力,几乎就是这五位大国手的接力,把中国围棋一步步带到日本围棋的前边。今陈老逝去,令人感怀。”
正是1963年9月,19岁的陈祖德击败日本杉内雅男九段,才让中国围棋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他成为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国人,击碎了“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后多次击败日本围棋九段,激励和引领了聂卫平、马晓春、常昊、古力等一批批棋手。
如今,68岁的陈老已逝去,当年的杉内雅男还健在,这位和中国棋界最有缘的日本棋手之一、已91岁高龄却还活跃在日本棋坛的老人,是日本棋坛的神话——他的棋力即使在最巅峰时期,也不是日本的最顶尖,但92岁还能赢职业棋手,却让人瞠目结舌。
1963年,杉内雅男作为团长带领由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联合组成的日本代表团访华,在中日围棋界的交往史上可以说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代表团此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授予精于棋道、热爱嗣棋的陈毅副总理为日本名誉七段棋手,以表彰他对围棋事业的开展和对推动两国围棋交往所作的贡献,这也是日本围棋界第一次授予国外人士这样的荣誉。正是在这一次交流中,陈祖德首先战胜杉内雅男九段。
尽管败给了陈祖德,杉内雅男却没有介意,还大为赞扬这位年轻人,其后,他又多次带领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跟当时中国围棋界的顶尖人物陈祖德有过不少的接触。在几十年之后,提起让自己扬名的这位日本九段,陈祖德也总是很钦佩,称他的围棋精神,是真正的棋士精神。
确实,就在今年的4月份,在第39期日本天元赛预选赛中,1920年出生的杉内雅男执白中盘战胜叶井天平五段,创下91岁零6个月赢棋的新纪录。杉内雅男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位90岁以上的现役职业棋手,他每赢一盘棋甚至每下一盘棋都在创造着十年内无人能破的纪录,甚至这也不是他如今在职业棋坛唯一的胜利——2010年10月,在日本第67期本因坊战B组预选决胜局中,杉内雅男九段执白1目半击败中村秀仁九段,打入A组预选。此时,这位与中国围棋颇有渊源的老爷子刚度过90岁生日。孔杰就曾说:“围棋令人长寿,也能令人永生,致敬。”
聂卫平
人品:和聂卫平打过架仍被称君子之交
“已协调好行程,周一将参加陈(祖德)老的追思会。万丈光芒,终有消退的时候,人生一世,又有多少东西能被人记住,我们一同追思一位友人,回忆:他都留给我们什么,是精神是哲理是智慧抑是其他,而这些无形的还是有形的,又会传递多久……”这是“棋圣”聂卫平的发声。
聂卫平,在中国棋界地位尊崇,个性也很强悍,但提起陈祖德,他却用了这样的词句:“陈老离去的消息,还是令人非常心疼。”
陈祖德是新中国首位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从而破除了“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但能连续地击败日本棋手,从而开创全新时代的,却是聂卫平,这也是他至今地位尊崇的原因之一。然而,严格来说,聂卫平应该是陈祖德的“半个”弟子——聂卫平9岁学棋,10岁时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围棋赛上夺得冠军,而当时给予他精心指导的,就包括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陈祖德、吴淞笙。
“我十一二岁学棋时,陈老已经是国家队主力了。不过因他的老师和我的师父是平辈,所以我们算师兄弟。可严格来说,陈老算我的老师,只是没正式的拜师。”聂卫平说。
1965年,日本围棋代表团来华比赛,还在读书的聂卫平得到了请柬,但由于不是周日,他于是犯下当时几乎是“不可被家长饶恕的错误”,跟学校说生病逃课去看比赛,尤其是陈祖德和日本棋手的比赛,结果在第三天被发现真相的母亲“追杀”过来,聂卫平情急之下逃到了男厕所避难,但回家后还是被母亲痛打屁股。
陈祖德鼎盛时期,数次获得全国冠军,每次有机会和他对局,聂卫平都是以追赶者的姿态出现。但当时陈祖德棋力很高,给聂卫平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记得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锦标赛,我们再度交手,结果仅81手我中盘告负,陈祖德在前,逼得我刻苦发奋钻研棋道,那也是我最用功、最看重胜负的阶段。”这样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79年首届新体育杯围棋赛,聂卫平2比0战胜陈祖德夺冠,他后来说:“当时的欣喜之情无法形容,至今仍能一一回想。如果没有陈祖德对我的鞭策和磨砺,很可能没有现在的我。”
聂卫平跨过陈祖德这道坎儿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也有了后来他如日中天的“聂卫平时代”。好胜的陈祖德,也从不甘示弱,一心想扳回来,直到1980年被查出癌症才稍微心灰意冷。
两位大师级人物,因为曾是对手,谈不上至交,加上因为当年爱书如命的陈祖德,曾因为聂卫平帮朋友找他借书、结果朋友弄丢了没法还,导致两人有过不开心甚至还年轻气盛地打了一架,但聂卫平至今提起陈祖德,都用“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各方面都值得尊敬、学习”来评价,对于年轻时候的吵架甚至打架,聂卫平也都说是“业务和技术上的不同看法”,如今,他更是将这评价为“君子之交”。
金庸
事业:对推广围棋的人心存好感
金庸痴迷围棋众所周知,他笔下的高手和大侠,围棋是“必修课”,棋子和棋盘能是武器,也是书中文化气息之所在,比如他在《天龙八部》中写的珍珑棋局,很是著名。但有意思的是,陈祖德和这位武侠大师也颇为有缘,在金庸香港的家中养病时,甚至还专门探讨过珍珑棋局。
1980年,陈祖德被查出绝症,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单。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围棋大国手,他一直是金庸仰慕的对象,因此得知陈祖德病重后,金庸也亲笔去信:“香港的冬天比较暖和,适于养病,你就到我这里来住住吧。”在病情好转后,1981年,同样知道金庸大名的陈祖德,欣然前往,并一住就是半年。
“之前我对武侠小说并不了解,也没看过他的书,但住在人家家里,不了解人家的作品非常无礼,所以我就开始翻看他的小说,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了,我看完了他写的14部小说,”陈祖德曾告诉记者,“他的书里,最让我着迷的就是他所熟练运用的历史、文化,非常渊博,而且描写得非常逼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让我感叹。”
同是江浙一带的人,金庸和陈祖德在脾气上也非常相投,也都非常注重人品。邀请陈祖德养病,痴迷于围棋的金庸自然不放过讨教的机会。“他的棋力不低,让4子可以对弈。”陈祖德评价说,但最让他感叹的,在华人圈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金庸,在向他讨教围棋时那种态度,“每次下棋他都是毕恭毕敬,虔诚得让我感动。”
一生致力于推广围棋的陈祖德,对所有推广围棋文化的人,都抱有好感和感激之情。金庸在他书中将围棋写得那么美好,在陈祖德心中,自然是一家人,他还笑着提起了珍珑棋局:“我也试着摆过(珍珑棋局),但是后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问过金庸,他说那是他想象的。”
事实上,在金庸家养病的半年,也是陈祖德认真思索今后人生走向的半年。每天清晨和傍晚,陈祖德都会从金庸位于太平山山巅的大宅子里出来,沿着山顶小路一边散步一边和朋友聊天,而他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位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一位专业的棋手。虽然很多人感叹,如果没有文革耽误,那陈祖德应该是第一位彻底超越日本的棋手,因为他最好的时光都在“和举重队一起到山西打土坯”中浪费了,但陈祖德几乎从不抱怨,他和朋友聊的,都是围棋和棋手的发展。这一点,让金庸先生也颇为动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