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一支由马一桦、尼玛尔甲、邓明冬、阎刚、蒋四保和余贵礼6名登山爱好者组成的登山队,从四川理塘出发,向着格聂山进发,他们将冲击这一雪山,填补中国人的登山空白。据悉,这一地区,因天气多变,曾多次阻碍了国际登山队的登顶。
征服雪山
格聂峰,海拔6204米,因远在甘孜理塘深处,很少被外界关注,然而这座雪山在登山者心目中,却有着较重的分量,因为这是一座极难被驯服的雪峰,历史上仅有一支日本登山队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登顶。如今,这座雪峰终于被一群四川的登山爱好者征服。
中国人首登四川格聂雪山
“惊呼中,一名队员顺着冰沟失控滑坠,身体沿着冰槽猛冲下去……”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格聂山海拔数千米的一片断崖上。10月28日,经过4天时间,由多名四川登山爱好者组织的格聂山登山行动大获成功,他们成为第一批成功登上理塘格聂山的中国人,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山峰的空白。在下撤途中,一名队员遭遇意外滑坠,但幸运地化险为夷。
据悉,曾有韩国、德国、英国、瑞士等登山队慕名前来,以攀登此峰为荣,但均未登顶成功。仅在上世纪80年代,一支日本登山队在中国开放山峰之初,曾经幸运登上格聂山。此后,似乎这一山峰就被登山爱好者们“遗忘”。
2006年,两名美籍著名登山者克瑞斯汀·博斯科夫和查尔斯·弗洛在格聂山地区失踪,这一山峰才再次进入人们视线。据推测,这两名美国登山者是在这一地区遭遇了冰崩(另一说法是掉进冰缝),才导致不幸遇难。
10月24日,6名登山者抵达格聂山下大本营后,随即分为两个组,每组3人。一个组留守大本营负责后勤保障和救援,另一个组冲击顶峰。经过4天时间,由马一桦、尼玛尔甲和邓明冬3人组成的登山小组,顺利登顶,填补了中国人在格聂山的空白。
有人称:如果你畅游了贡嘎山和四姑娘山,格聂山就是四川最后的神奇之地。1877年,一名外国探险家第一次看到格聂峰时,曾赞叹道:“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座高大的山峰……”在四川众多著名雪山中,海拔仅6204米的格聂山,远没有四川第一高度的贡嘎山有名,但这一看似平淡的山峰,却令登山者望而生畏。格聂山地区气候的多变以及数不清的冰缝,是登山者们望山兴叹的主要原因之一。
登顶一路顺利不走日本人老路
经过两天时间,登山队抵达格聂山下的大本营。此次登山召集人,也是登山队队长的马一桦介绍说:“去年10月,我就曾专门到格聂山进行过考察,基本情况还是比较清楚。”
马一桦,国内著名的登山爱好者,曾在四川登山多年,在雀儿山、四姑娘山等著名山峰,均留有足迹。2003年至2007年间,他曾在成都从事专门的登山探险商业开发。此次冲击格聂山,对他们这个团队而言,志在必得。
25日,登山队一行分为两个组,马一桦、尼玛尔甲、邓明冬为登山小组;阎刚、蒋四保和余贵礼负责后勤保障和救援,留守大本营。当天,登山小组成功在海拔5080米处建起了C1营地,第二天又在海拔5620米处,建起了C2营地。
由于在2007年登山时,老马曾遭遇过挫败打击,所以此次登山,他们一行相当谨慎。27日,登山小组一行探路时,原本有希望提前登顶,但考虑到时间较晚,不得不放弃了提前登顶的计划。马一桦昨天介绍说:“我们当天走到海拔5980米时,已经中午12点,如果当天登顶,也不是不可行,但下撤时时间会比较晚,这样危险很大。因为山上冰缝太多,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据悉,此次四川登山爱好者登山线路,并没有采取当年日本登山爱好者走的“东山脊”,他们走了一条更难的“南壁直上”。老马解释说:“这样选择,主要是不想走日本人的老路线。另一方面,南壁直上更适合我们这种小队伍。当时我去考察,发现如果走山脊,想翻到南边冰川来也要下降,我们直上就省去了下降的损失。”
28日凌晨,登山队6点开拔,到13点39分,成功登顶。
下撤发生滑坠施救措施很合理
对于登山而言,只有回到了大本营才说得上安全。28日登顶成功后,老马一行没想到在下撤时遇险,他介绍说:“尽管格聂山远没有贡嘎山危险,但依然是危机重重。我们在经过一片冰塔时,当时就感觉这里很危险,结果回来时,发现几堆冰塔果然倒塌。”
最惊险一幕,出现在来自西昌的登山爱好者邓明冬身上,他在下撤时不慎出现滑坠。据悉,贡嘎山登山遇难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滑坠造成的灾难。滑坠,也是登山最危险的事故。
当邓明冬发生滑坠,顺着冰槽冲下山时,马一桦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仍被邓明冬强大的滑坠力拉倒,而且又滑行了数米,才缓缓停下来。老马介绍说:“登山三人小组中,尼玛尔甲是阿坝人、邓明冬是西昌人,我们三人都有较为丰富的登山经验,所以当滑坠时,采取的措施比较合理。”
这一惊吓,让登山队一行更是不敢大意。一路小心翼翼,最终3人小组顺利回到大本营。
格聂雪山遍地冰缝
“四川,没有不危险的雪山。”四川山地救援总队队长高敏如是说。四川的雪山,无论高矮,往往都是危机暗布。而格聂山,正是这样一座貌不惊人的神秘雪山。
这次冲顶成功的队员之一马一桦说:“格聂山之所以难,主要是气候多变以及山上山下遍地的冰缝。”为今年登山做准备,他早在2011年就专门赶赴理塘,搜集当地气象资料。
理塘地区的雪,对于大都市的人而言,颇具考验。当大雪降临时,积雪会很快掩埋高原上的道路。很多年前,几名广州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因大雪掩埋道路痕迹,只能到道路涵洞下躲避,险些冻死。
马一桦说:“早就仰慕格聂,但一直没有机会,如果不是知道10月份格聂山地区天气绝佳,我不知道还要等待多少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