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一桩用手指头都能算清楚的简单买卖:青岛双星俱乐部花100万美元请来“CBA史上最大牌的外援”麦蒂,然后票价飚升,门票供不应求。想坐在替补席旁边与麦蒂近距离接触的话,球迷需付出一场1万元的代价。
买卖双方供求清晰,关系单纯。一个是只能在NBA拿老将底薪的球员,税后仅60多万美元。到了CBA不仅100万美元是税后薪水,还有比赛奖金可拿,麦蒂委身CBA完全可以看作是为生存做出的迫不得已的选择。但青岛双星俱乐部也并不吃亏,先不说主场门票暴涨带来的大笔收入,仅媒体曝光率的急增,就已给俱乐部赞助商带来绝佳的广告效应。
而且广告效应还有继续的可能。假如麦蒂表现神勇,带领青岛双星这支CBA中下游球队一路高歌猛进,他完全有可能取代马布里,制造属于麦蒂的CBA效应。据说赞助商已经考虑要把麦蒂打造成“麦政委”,尽管俱乐部对麦蒂的“挖潜”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但广告效应是不用愁的。
假如麦蒂如美国媒体分析的那样,既不好控制又有点情绪化,说不定步弗朗西斯“临阵脱逃”的后尘也未可知。即便如此,麦蒂仍然会是新闻的焦点,只不过,俱乐部指望靠麦蒂实现“咸鱼翻身”的目标又变得遥远了。
所以,不必去比较到底是CBA赛场上麦蒂的性价比比较高,还是中超赛场上的德罗巴更有价值,他们其实都是俱乐部吸引眼球的广告载体,无关俱乐部的职业化与否,亦无关俱乐部的长远规划。就像这几年特别流行的拼盘演唱会,一个大牌歌星配上几位知名不知名的小星星,然后一桩买卖就成了。热闹过后,一拍两散。
当然,也不用去挖掘“史上最大牌外援”能给中国篮球带来什么深远影响。麦蒂的到来,除了说明CBA的俱乐部已经有能力给NBA过气球星开出令其满意的薪水外,并不会带来太多的附加值。他的队友从其身上学点东西不是没可能,但指望这些年轻人实现什么蜕变,着实是一厢情愿。至于青岛俱乐部的对手们能从一个赛季仅仅几次交手中得到什么,就更不用奢望了。
CBA新赛季已经开打,揭幕战因为有马布里和阿里纳斯的对决,显得热闹许多。而青岛队的比赛因为有麦蒂的加盟,也成了首轮最引人注目的比赛之一。
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高度可以上升,没有多少深度可以挖掘。中国男篮后继乏人的局面不会改变,联赛不够职业化的问题也不会解决。中国篮协依然我行我素,俱乐部继续渴望着外援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桩买卖带来的热闹只能是暂时的,到头来还不是繁华落尽梦一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