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WBC(世界拳击理事会)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争霸赛在昆明举行,云南拳手熊朝忠最终成功夺冠拿到金腰带,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职业男子拳王。这一消息出来后,因为和邹市明体重差不多,网络上掀起了把熊朝忠与邹市明比较的论调,就此事和职业拳手的现状,记者昨晚采访了熊朝忠的教练刘刚和拳击界人士。
职业拳手大多半路出家
在国内,大部分的业余拳手(单参加全运、奥运等比赛的拳手)都是从小开始学习拳击,从少儿体校、市体校慢慢向省队过度。
而中国的职业拳手则不同,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并未在专业队接受过训练,而是凭着爱好进入各种拳击俱乐部练拳。像刚刚拿到WBC拳王金腰带的熊朝忠,就是24岁时才开始接触拳击训练的,但是这个年龄放在专业队伍中,不会有队伍愿意接收的。按一位专业人士的说法就是:“在国内,职业拳手都在打业余比赛,业余拳手打的才是职业比赛。”
熊朝忠的教练刘刚介绍,据他了解,在国内大约有200至300人从事职业拳击的训练,他们基本都是在各个拳击俱乐部中练习。“人数并不多,像我的俱乐部中有70多人在练习拳击,他们中间有20多人能够称为职业拳手,这个人数在全国的拳击俱乐部中也算多的了。”刘刚表示,职业拳手要打很多比赛才能一步步成长,首先是排名赛,“排名赛在一年中有很多,基本都是全国的各支俱乐部一起策划组织的。”
在排位赛中打出好的名次,也就是在国内崭露头角后,他们需要参加洲际和国际上的比赛。“像熊朝忠这样打出来的拳手可谓凤毛麟角。”刘刚说。
连拳击鞋都是借钱买的
和各省队拳手每月能拿一定额度的工资不同,职业拳手的全部收入都要靠比赛的奖金获得。在拿到一些成绩之前,刘刚认为从熊朝忠的身上就能看到这些人的生活状态,“非常难,简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
据刘刚介绍,在熊朝忠刚刚进入俱乐部时,非常困难:“他父母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资助他练拳,如果学不好,就回村讨老婆种地过日子。”为了省钱,熊朝忠都没敢在昆明城里租房,而住在离昆明市区十几公里远的农村里,来来回回也舍不得坐公交车。“他就是用脚走的。每天吃点馒头、咸菜,一个星期吃不上一顿肉……”刘刚回忆,生活中的熊朝忠很老实,“他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训练经费只有十几块钱,就连拳击鞋都是借钱买的。但他向朋友借钱有借必还。”刘刚表示,为了生存而打拳,是所有职业拳手最充足的动力:“这和以往的专业队练习方式不同,职业拳手是‘我要练’,体校队伍里的大部分拳手都是‘要我练’。”
和邹市明并没有可比性
熊朝忠创造历史,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拳击冠军后,人们都在网络上开始议论熊朝忠和邹市明如果打一场的话,谁更厉害?这个话题源于熊朝忠和邹市明的体重差别不大,而且邹市明也曾表示,自己很希望能去打职业拳击比赛。
刘刚表示,“在拳击这样的特殊领域,职业拳手远比奥运冠军拳手更厉害。”但重庆队拳击队总教练李同建则表示:“职业比赛规则轻松,熊朝忠有较大发挥空间,但如果依照奥运规则,熊朝忠完全不是邹市明的对手,没经过专业队训练的选手基本功一般比较粗糙,跟专业选手过招,赢面不大。”
到底谁说的有道理?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拳击队主教练杨晓强,他认为,两人并没有可比性:“这个道理就好像你是跑400米的,我是跑3000米的。”其实,从表面上就看得出,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的不同,业余拳击戴头盔,而职业拳击不戴头盔。此外杨晓强介绍,业余拳击一般只打3个回合,而职业拳击的大型比赛基本都是12个回合。在评判输赢的标准上,以及对于进攻的主动性要求上,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都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据了解,职业拳击的影响和发展让协办奥运会拳击比赛的国际拳击联合会正式改变了业余拳击规则,全面向职业拳击靠拢。从明年1月1日开始,所有的业余拳击赛将不会再佩戴护具,采用职业拳击的计分规则。也就是说,邹市明等拳手将是最后一代靠点数累计计算输赢的业余拳击冠军。奥运会的业余拳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