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最后一次机会
可以说,在火车头俱乐部,是张鹭迈进职业联赛的一个跳板。实际上,对于张鹭这一拨1987年龄段的队员来说,由于非奥运年龄段的缘故,使得他们的处境有些尴尬,即便是寻找出路,也没有1985、1989等奥运年龄段吃香。“没办法,咱也不能去改年龄,只能刻苦训练,提高能力,去寻找出路。”看到很多比他年龄大的球员以及年龄小的球员都很容易地找到不错的去向,他的心里也很着急。但关键时刻幸运女神眷顾了他,张鹭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从此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实,来到火车头俱乐部之后,张鹭用了半年时间就坐稳了主力位置,但受到年龄的限制,各省市对1987年龄段的球员需求很少,因此张鹭所在的球队,不得不面临参加乙级联赛的命运。“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球员本身就少,冯仁亮、宋博轩和王冠伊这些小队员,跟我们练了一段时间后就走了,剩下我们这些球员,如果再没有出路,转年只能参加乙级联赛了。”张鹭坦言,就在球队即将参加乙级联赛而自己又心有不甘的时候,俱乐部老总席绍忠(已故),又通过关系找来了一些甲A和甲B俱乐部的老板,希望再给这些小球员一次机会,“告诉我们打场教学比赛,场边都是各俱乐部的‘球探’,选走就放,选不走的就留下打乙级联赛。”正是这最后一次机会,辽足俱乐部通过经纪人看了张鹭的半场比赛,当即判断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守门员苗子。随后,时任辽足梯队教练的高升将张鹭带到队中试训,果断决定掏出30万买下这位潜力十足的门将。
虽然辽足俱乐部当时购买这支球队时还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现在来看可谓是收获颇丰,“这个队从大连买了16个队员,里面就有于汉超、杨旭、杨善平、丁捷他们,基本上现在的辽宁队主力都是这个队的,而我是火车头去的,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张鹭承认,辽足给了自己实现梦想的平台,所以非常感谢辽足对他的培养,才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功。“我很珍惜目前的一切,我也会不断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因为心中还有梦想没有实现,这也是我不会放松的最大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