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日体育专电(记者顾涓)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贾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残疾人工作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发展残疾人体育对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都分别提出明确要求。残疾人体育是体育工作和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8500多万残疾人同样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主体。
贾勇说,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发展残疾人体育工作。在党中央的关怀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残疾人体育工作蓬勃发展、成果显著。
迄今,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残疾人体育工作体系,共举办了八届全国残运会、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等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赛事。近年接连成功举办了上海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北京残奥会、广州亚残运会等重大残疾人体育国际赛事。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连续三届位居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首位,有力地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推动残疾人体育再上新台阶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残疾人生活水平仍较低等因素制约,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普及程度、活跃程度、丰富程度仍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健身需求。
贾勇强调,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使更多的残疾人切实受益。针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将重点实施“自强健身工程”,推动残疾人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贾勇介绍,“自强健身工程”包括普及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培养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建设自强健身示范点,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评估和研究等。
“十二五”期间,全国计划培养3万名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建设1200个自强健身示范点。自2011年起,已举办了两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残疾人健身指导员培养及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等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贾勇说,通过实施“自强健身工程”,将有力地改善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条件,推动残疾人体育工作普及活跃,促进广大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共享健康美好生活,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完善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机制
贾勇认为,“以人为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残疾人体育工作要紧密围绕残疾人切身需求,统筹兼顾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科学规划,科学部署,优化管理,与时俱进,完善科学发展机制。
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将实施国家残疾人体质监测,开展调研和残疾人体育研究评估,全面、客观了解残疾人体育工作发展现状,为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文化教育、培训就业、奖励等相关保障体系的研究,加强对残疾人训练基地的科学管理,建立残疾人体育运动训练科研保障工作机制。提高残疾人体育科学训练水平,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全面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贾勇指出,残疾人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社会文明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中国残联将把“十八大”对残疾人工作和体育工作的要求落实在工作实践中,依托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局,创新工作思路,拓展社会资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残疾人体育工作又好又快科学可持续发展,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普惠目标的早日实现,为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搭建广阔平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完)2012/12/03 18:25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