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丹
中国运动员太可悲
据《南方周末》
从12岁拿到第一个全国冠军,到今天39个羽联冠军和17个世界冠军,林丹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大 满 贯 获 得者。从2004奥运 会 首 轮 出局,到2008、2012两夺奥运金牌,林丹以其天赋、技艺与超强的意志力,制造了强悍坚忍的林丹气场,塑造了无坚不摧的中国精神,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魅力。
林丹年度汉字:新
“今年是我和谢杏芳的新婚,是我选择这个字的原因之一。从我个人来讲,伦敦奥运会已经结束,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巴西奥运会,当然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参加。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周期,我希望接下来四年,自己能像原来那样去努力。”
林丹是奥运冠军,同时他还是一位军人,2012中国梦致敬盛典现场,为林丹致敬的嘉宾也是一位军人———90岁的蒋大宗。他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中国远征军的抗日老兵,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同时他也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创始人之一。
“我比你大一个甲子以上了,当年我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抗日战争算是胜利了,那时候我们希望国家能够走到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但那个时候这是不能实现的梦想。”蒋大宗在致敬现场对林丹说。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激战李宗伟,成为羽毛球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冠军后,林丹回国就宣传他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在那之前一年,李宗伟也出过一本自传,叫《败者为王》。
这本书的出版,国家羽协一点儿也没干涉。尽管林丹对记者说,自己只是写了一个羽毛球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但人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一个奥运冠军对“唯金牌论”的不认同;一个羽毛球选手,对国家羽毛球队不合理教练方式的反思;一个功成名就的运动员,对不同成绩运动员天差地别待遇的追忆……
在很大的章节里,他描述了自己作为小人物时经历的那些“刺激”:
1998年亚青赛,林丹首轮输球。回到训练基地后,他很自觉地把东西收好,准备随时走人。第二天国青队开会,林丹刚坐下来,就听到一句话:“你不用坐这儿了,你已经不是国青队的队员了。”众目睽睽之下,林丹走出会议室大门,就这么被开除了。
2000年刚到国家队的时候,队员们根据升降级比赛结果,成绩好的进一队,稍差在二队,待遇差距很大:二队住地下室,一队住楼上。地下室没有手机信号,要发短信,他就得站在床上面,把手举到最高处。
一年半以后,带着全运会男单银牌,林丹从“地下”搬到“楼上”。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了,却因为赛制的改变,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他每每第一轮就被杀出局。那时他有了个歌星的名字:林一轮。毫无悬念,他被“雪藏”起来,大半年无球可打。“这是他们的一贯做法。”林丹在自传中写道。
拿过不计其数的联赛、世界冠军后,林丹在队里也相应地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2007年,他提出更换教练,汤仙虎因此成为他的恩师。
换教练的原因,是林丹觉得,当时国家队的教练们根本就不会去了解运动员。他习惯在练不好球的时候摔拍子,自己和自己发火,如此之后反而更能进入状态。有几年,林丹摔拍子、“打教练”和教练李矛球场上起冲突的新闻,频频占据报端。而这些在国家羽毛球队是不能被容忍的:“因为中国运动员是训练最刻苦,也最听教练话的,没人敢这么做。”
但汤仙虎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是:“他非常懂得尊重运动员。”
在北京,林丹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块奥运金牌,但此后,林丹却开始了自己心里长达四年的诘问:“金牌带给国人多少自豪,可这些又能持续多久?真正被人记住的冠军又有多少?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让每一个项目都更具生命力,由市场来决定它们的命运?”
林丹羡慕科比、乔丹能让NBA成为青少年梦寐以求的运动殿堂。这些巨星代表着一项运动。而在中国,运动员们创造辉煌的机会似乎只能等待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这就是中国,很现实。太可悲,也太可怕了。”
(孟雨蒙 朱晓佳)
某一个人得冠军
根本就不重要
记者:你曾多次提起姚明和李娜的职业化发展道路。
林丹:几乎每个中国运动员,都是国家培养这一条路的模式。目前为止,真正走上职业道路的,也就是李娜和姚明。你再倒回去想,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依托于他们的运动本身,这两个运动本身就是在国际的最高舞台上。
虽然我是世界冠军,但很遗憾很尴尬的是,羽毛球不像网球、足球、篮球那样,它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国际高度。如果羽毛球这项运动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某一个人得冠军,这根本就不重要。如果我们还继续停留在拿金牌的话,这个眼光其实非常狭隘。
我更希望的是,每个现在忙碌于生活的人,都能从运动中得到健康,我们不断面临生活的压力,不断忙于工作,而忘了健康的本质。运动要做的,就是带给大家释放、快乐。
记者:怎么把羽毛球推到更高的世界舞台上?
林丹:这个问题可能非常复杂、非常困难。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不是说一个人就可以,它可能需要很多代的优秀运动员,甚至需要计划性更强的权威机构,比如国际羽联、每个国家的羽协来共同努力,把它推上国际舞台。
记者:你自己愿意在这件事上怎么做?
林丹:回到“中国梦”的主题上,我也在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接下来,我的梦想,可能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地和球迷、喜欢羽毛球的青少年在一起,我希望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更加坚定,我不希望自己高高在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想让更多人知道,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但一个人一定要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态度。
目标比起来
金牌太渺小了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金牌并不那么重要?
林丹:我每年都在看在想。金牌是永远追求不完的。当你有了第17个,别人就希望你有第18个。甚至媒体会猜你能不能凑够20个,将来会不会有人真正超过你。
很多冠军在奥运会结束两三个月后,就会慢慢地没有信心。可能新一个周期的计划里,他就不在名单里面了,可能会有更年轻、更有能力的继承者出现。这当然是竞技体育中必有的淘汰,很正常。但慢慢地,我会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在冠军之外,给别人带来、留下一些什么东西,金牌和这些目标比起来,太渺小了。
记者:你觉得你算是一个体制内的反思者吗?
林丹:平和地讲,我觉得我不能算作反思者。只是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地方是需要改变的。这个改变,不代表我们不去拿金牌。拿好成绩是一个运动员最基本的标准,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有更多的领导或者权威机构,去真正思考这项运动。
记者:对你来说,奥运金牌、你自身对羽毛球的热爱、运动员的个人价值实现,这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林丹:弄清这三个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运动员从小成长到能够明白第三个问题的过程。我相信所有的年轻人、青少年,刚开始时喜欢这项运动,都是单纯的喜欢和热爱。但追求到一定程度,发现自己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比如说中国冠军、世界冠军甚至奥运会冠军。但从我的感受看,其实大部分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都只能停留在前两个问题上。他们可能从没有迈入第三步。我不知道是因为怎样的情况,也许是体制。很多人不太会去在意,或者真正去思考,对运动员个人自身更有意义的东西。
我打了十二年职业羽毛球,拿了很多世界冠军,但这好像变成了一种循环,永远都在为了拿下一个冠军、下一个冠军……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被我们失去了。现在对我而言,金牌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标准,它已经并不那么真正重要了。
记者:你在自传里提到,现在国家队的羽毛球训练,还是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林丹: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美,一定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方面。即使将来有一天,羽毛球运动推向职业化,也仍会有不好的方面。只是说,大家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它?我们的决定对将来的50年会有什么影响?这真是既尴尬又矛盾的问题,我相信很多领导也会考虑到我提到的这些问题。如果真的市场化,会不会影响大家拿金牌的成绩?很担心的就是,两条路都要走,那肯定走不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