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氏杯决赛第一阶段的比赛在新加坡告一段落,2012年的全部围棋国际赛事也就此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在这六项大赛轮番登场的一年中,一定有令棋迷朋友难忘的事件:无论是年初BC卡杯的大喜大悲,还是百灵杯中国棋手大包大揽,抑或是古力李世石在年终联手上演的激情碰撞,都将被载入围棋史册。
而在这些令人激动的场面的背后,一条主线却是难以避开的,那就是中韩对决的愈演愈烈。日本围棋的没落现在看来依然没有减速的趋势,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棋手暂时也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围棋如今彻底成为了中韩两国之间的竞争。两国的拼杀,尽管看起来有些简单枯燥,但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却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搜狐体育特意对2012年的国际大赛在数字方面做出了比较详细的统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些数字,来看一看中韩对决中所展现出的特点吧。
在2012年中,共决出了四项冠军。这个数字,是不是与您的印象有些出入呢?是的,今年是6项个人大赛及一项团体赛全部都有亮相的“围棋大年”,但决出的冠军却并不多。而就在这不多的冠军当中,还包括了起始于2011年的第16届LG杯。由于LG杯历来有跨年进行决赛的传统,而两年一次的春兰杯及四年一度的应氏杯也都是在开赛的第二年才决出冠军,因此这一数字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个人大赛的冠军方面,中国棋手获得了1项冠军,韩国棋手夺得2项;而在团体赛方面,谢赫的优异发挥令中国队实现大逆转,历史上第二次夺得了农心杯的冠军。以下就是这四项冠军的归属:
第16届LG杯: 冠军 江维杰 亚军 李昌镐
第四届BC卡杯:冠军 白洪淅 亚军 党毅飞
第17届三星杯:冠军 李世石 亚军 古力
第13届农心杯:冠军 中国队 亚军 韩国队
而在尚未结束的比赛中,四项个人大赛已经决出了决赛棋手,除了在百灵杯中中国棋手实现会师外,其余三项大赛均为中韩对决;而在第14届农心杯擂台赛中,中国队目前以3人对2人稍占优势:
第17届LG杯决赛: 时越VS元晟溱(三番棋)
第七届应氏杯决赛:范廷钰1-1朴廷桓(五番棋)
第九届春兰杯决赛:陈耀烨VS李世石(三番棋)
第一届百灵杯决赛:陈耀烨VS周睿羊(五番棋)
第14届农心杯:中国队3人VS韩国队2人(擂台赛)
由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中韩对决势均力敌是无可置疑的结论,尽管中国棋手提前锁定了一项赛事的冠军,但是在另外两次决赛的中韩对决中,全部以韩国棋手的胜利而告终。而除此以外,还有怎样的内容隐藏在背后呢?让我们继续看以下的统计数字。
2012年围棋国际大赛中韩总成绩对比(中国棋手数字列前,韩国棋手数字列后):
第16届LG杯 决赛江维杰2-0李昌镐 总成绩2胜0负
第四届BC卡杯 预选赛出线人数20-29;64强人数23-33 成绩12胜7负;32强人数15-15 成绩10胜1负;16强人数13-3 成绩0胜1负;八强人数6-2 成绩1胜1负 四强人数3-1 成绩0胜1负 决赛党毅飞1-3白洪淅 本赛阶段中韩对决总成绩24胜14负
第17届三星杯 预选赛出线人数12-6;32强人数17-12 成绩12胜11负1和;16强人数8-7 成绩2胜5负;八强人数3-5 成绩1胜2负;四强人数1-3,成绩2胜0负;决赛古力1-2李世石 本赛中韩对决总成绩18胜20负1和
第17届LG杯 预选赛出线人数12-3;32强人数17-10 成绩1胜9负;16强人数6-9 成绩3胜3负;八强人数3-5 成绩1胜1负1弃权;四强人数1-3 成绩1胜0负 决赛时越VS元晟溱(进行中) 本赛中韩对决总成绩6胜13负1弃权
第七届应氏杯 24强人数10-6 成绩1胜1负;16强人数9-5 成绩3胜2负;八强人数4-2 成绩0胜0负 半决赛人数2-2 成绩0胜0负 决赛范廷钰1-1朴廷桓(进行中) 本赛中韩对决总成绩5胜4负
第一届百灵杯 预选赛出线人数37-12;64强人数43-16 成绩5胜6负;32强人数22-8 成绩1胜2负;16强人数11-5 成绩4胜1负;八强人数7-1,成绩1胜0负;四强人数4-0 成绩0胜0负;决赛陈耀烨VS周睿羊(进行中) 本赛中韩对决总成绩11胜9负
第九届春兰杯 24强人数10-6 成绩1胜1负;16强人数9-5 成绩1胜4负;八强人数4-4 成绩3胜1负;四强人数3-1 成绩0胜1负;决赛陈耀烨VS李世石(进行中) 本赛中韩对决总成绩5胜7负
第13届农心杯第三阶段 总成绩3胜1负 冠军中国队
第14届农心杯前两阶段 总成绩2胜2负 冠军待定
如果这样的数字令大家看得有些头晕的话,那么我们做一下简单的相加,即可获得更加直观的对比:
64强总人次66-49(BC卡杯、百灵杯);32强总人次71-45(BC卡杯、百灵杯、三星杯、LG杯);24强总人次20-12(应氏杯、春兰杯);16强总人次56-34(全部6项比赛);八强总人次27-19(全部6项比赛);四强总人次14-10(全部6项比赛);决赛总人次7-5(全部6项比赛,未计第16届LG杯)
中韩交锋总成绩76胜1和70负1弃权(计算6项大赛、第16届LG杯决赛、第13届农心杯第三阶段、第14届农心杯第一、第二阶段,未计算亚洲杯快棋赛)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四项有预选赛阶段的大赛当中,中国棋手均占有一定的优势:BC卡杯是唯一一项韩国棋手出线人数占优的赛事,但是考虑到该项赛事预选赛的参赛人数及分组规则,中国棋手在总共53个出线名额中能够占有20个席位,已经足够出色。在同样的规则但中韩参赛人数颠倒的情况下,百灵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中方37人出线,超过12人出线的韩国棋手2倍还要多。而在三星杯和LG杯中,尽管韩国棋手的参赛人数也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由于预选赛分组少、轮数多,人数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中国棋手的表现更为惊艳,出线人数比分别达到了12比6和12比3。
通常来说,预选赛是考验一个国家除少数顶尖棋手外、中坚力量强弱的最好也是最公平的平台。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在厚度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在中国国内等级分排名前100位、甚至是排名更靠后的选手,随时都有可能通过预选赛获得本赛名额,而韩国棋手一旦排名在本国的30名开外,便很难在预选赛中“冒头”。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搞一次中韩围棋的大对抗,那么在双方各出100人的情况下,中国无疑将大获全胜,而胜利的规模还将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如果说厚度是中国的优势,那么在顶尖层面上,则是韩国势力的强项。BC卡杯的比赛进程就是最好的缩影,韩国能够在16强只剩3人的情况下卷走冠军,除了有一次性抽签定位的因素在其中之外,个人能力的强大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从本赛阶段的中韩对决总成绩这一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果不计算江维杰在第16届LG杯决赛中2-0战胜李昌镐的成绩,在16强及其后阶段的中韩对决总成绩中,中国棋手以26胜29负1弃权稍稍处于下风,而这样的胜负比还有赖于百灵杯大捷的功劳,如果将百灵杯的5胜1负排除的话,那么这一成绩将变为21胜28负1弃权。
另外,从各比赛阶段中韩棋手所占席位的数量来看,也可以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尽管中国棋手在每一个阶段的人数中都占有优势,但是比例优势却在32强阶段达到顶峰后儿不断的缩小,以至于在决赛参赛席位中已经几乎被追平。也就是说,在最为“要劲儿”的关键对决中,韩国棋手的表现要更胜一筹。
总结:中国厚度大幅领先,韩国顶尖更具穿透力。中国棋手要想彻底压倒“韩流”,必须要在顶尖层面有更大的进步,涌现出更多能够稳定出成绩的超一流高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