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已经有了女双大满贯冠军、女单大满贯冠军,甚至混双大满贯冠军,但男单与大满贯奖杯的距离,无数人模糊地丈量过,猜测过。吴迪开着玩笑说:“这个距离是30年。”
因为是公开赛时代第一位参加大满贯正赛的中国男球员,吴迪成为澳网关注的焦点。尽管他无法改变中国网坛阴盛阳衰的现实,但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恰恰佐证着中国男网在怀疑和轻视中的努力和尝试。
作为一名90后,吴迪幽默而不乏个性,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颗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心脏”,而他说自己有着90后最普遍的特点,“想像力丰富,有冲劲。”作为新生代的男网球员,中国男网的一系列变化也在吴迪身上打上了或明或暗的“烙印”。
2002年,上海承办了ATP大师杯。为了发展男子网球,上海体育局与赛事主办方巴士集团也成立了巴士双钱网球俱乐部,期待以职业化的运作打造中国的职业网球运动员。而11岁的吴迪也作为未来之星,从武汉来到了上海。俱乐部最初发展很顺利,吴迪和他的队友每年都能在澳大利亚接受知名外教的训练。
不过,由于巴士集团领导层的变动,体育局和企业合办俱乐部的模式遭遇困难,球队的资金保障甚至不及普通的体工队。在2008年和2009年,巴士俱乐部的运营一度捉襟见肘。
没有了国外的集训,也没有了外教的定期指点,甚至国内教练也纷纷离开俱乐部,那时也是吴迪最彷徨的时刻,“我真的想到过放弃。”最困难的时候,李娜向吴迪伸出了手,邀请他一起到慕尼黑进行冬训。而这一次,李娜也给了他她自己的大满贯参赛经验,“她说第一次比赛不要想太多,想太多只会影响发挥,所以要放开一搏,总有第一次,所以你要享受这个过程。”
2010年,在巴士俱乐部陷入困境时,上海浦东新区伸出援手冠名赞助球队。这支中国网坛极具创新意义的俱乐部也和吴迪一起重新开始思考职业网球的意义。“区办市队”的模式,也开始通过市场化运动,真正去培养球员,不再局限于全运会的比赛。
如今,上海浦东网球队为吴迪聘请了外教戴维·莫罗,也按照职业化进行选赛和训练。而张择等具有潜力的中国男网选手同样也得到了外教的悉心指点。专职外教的到来,让一度懒惰的吴迪变得玩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过去浪费的时间。”
为了备战澳网,教练戴维特意安排吴迪在法国第戎进行了为期6周的魔鬼冬训。“法国很冷,零下5摄氏度,但训练效果还不错。”吴迪在训练期间,针对大满贯赛事进行了大强度训练,特别是发球环节,6周发了5000个,“发球提高很多,以前的比赛最多发一两个ACE,之前的比赛可以发5个左右,这个改变还不错。这些努力对排名提高肯定是有帮助的。”
如今闲暇的时候,吴迪不再沉溺于网络,他开始读战国和鬼谷子的书籍,这也让他有了更多训练之外的收获,“那些书买了很长时间,但之前并不喜欢,看后觉得里面有很多运动员缺少的东西。”说起现在和过去的自己,吴迪说更享受成熟的感受,“毕竟年长一岁了嘛,感觉压力挺大的,毕竟全国球迷都关注我们男网这一块嘛,无形中自己给自己一些压力,但这些都不会影响我的路,我们这一代球员希望能够成为男网突破的开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