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孙杨的“东家”浙江省体育学院出台了对其处理结果,其中一条是要求孙杨做出深刻的检查。这也表明了管理者对这位超级明星的态度,值得肯定。但冷静思考孙杨事件的前前后后,并联系伦敦奥运会后,有关孙杨此起彼伏的负面新闻,他确实应该好好地反思自己。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管理体制比孙杨更该检讨。
很长时间以来,“金牌至上”是中国体育的唯一追求,而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这样的体系中,运动员就是争金夺银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多维发展的“人”。一个正常的人,在接受学校教育时,都是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运动员也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对运动员德和智的培养普遍缺失,结果,造成很多运动员文化素养和基本道德素质欠缺。尊敬师长,这是连小学生都知晓的道理,但一些大牌明星们,却上演目无师长甚至是殴打领队的恶劣行为。
此外,中国体育界一贯的圈养式管理和家长式作风,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不可否认,圈养式管理和家长式作风确实在一段时期内为中国体育获得无数金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时至今日确实已经落伍了。在过去,靠严格的纪律就能管好一支队伍,什么事情都是组织说了算、教练说了算,但现在仅仅依靠这些,很难像以往那样奏效。
回到孙杨事件本身。22岁的孙杨谈恋爱,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无可厚非。接受了半辈子专业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熏陶的教练朱志根,认为恋爱会影响训练,亦在意料之中。孙杨的错误在于,对于恩师的苦言相劝,他不该恶语相向“你的训练方法早就落后了,我不和你练了。”这不免让人感到他内心的膨胀和狂妄,显得缺乏一定的素质。而恩师的错误在于,高高在上,忽视了沟通的技巧。但两人间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是恋爱观不同引发的冲突。其背后是圈养式管理和家长式作风的必然。即便现在不爆发出来,以后也会爆发出来。不在这件事上爆发出来,也会在其他事情上爆发出来。
目前的中国体坛,一批90后已崭露头角。这些队员和70后甚至是80后绝对听从组织、听从教练显然不同,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对个人回报的敏感。这也给中国体育传统的管理体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运动员个性的一面,很难用褒贬来评价,关键还是运动队的管理机制能否让运动员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好的一面被弥补和完善。”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表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合理的机制才能让机制里的人,最大可能地趋向好的一面。”
在中国体育现行管理机制下,孙杨这样的闹剧,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希望中国体育界的相关管理者,能从孙杨事件中,吸取“正能量”,重视运动员文化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摒弃圈养式管理和家长式作风,把运动员不但能培养成一个争金夺银的人,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把运动员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争金夺银的“机器”。本报记者 梁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