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A南方球队 > 江苏南钢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足球 | 综合

揭秘男篮元老所救球迷:婚后依然钟情篮球论文

2013年03月07日05:53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老球迷偏瘫卧床,又因家庭条件陷入窘迫。得知情况后,中国男篮原队长黄频捷通过微博向网友求助,希望卖掉自己取得的三块亚锦赛金牌及一块亚运会金牌,给老球迷换一些“救命钱”。

  前国手欲卖金牌资助球迷

  今年66岁的黄频捷,曾在1971年至1979年任中国男篮的队长。黄频捷称,年长自己2岁的姚世仁在篮球圈内小有名气,是追随了中国篮球大半辈子的资深球迷。更让他感怀的是,在他打篮球的那个特殊年代,是拒绝搞个人崇拜的,也不允许有“篮球偶像”、“篮球明星”的存在。当他退役时,一家晚报只写了“黄频捷退役”五个字,还惹得有关领导不悦。但是,“只有老姚敢说我的好,说篮球运动的好”,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称赞他的技战术。虽然当时二人并不相识。对此,他一直心存感激。一个月前,他得知在南京的姚世仁偏瘫在床,生活十分窘迫。基于情谊,他产生了资助姚世仁的想法。“但那个年代的我们这批球员,近况普遍不是很好。”黄频捷说,因自己一些特殊经历,手边并没有太多的余钱,“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决定卖掉自己当运动员时期获得的4枚金牌。

  受助球迷曾多方求助未果

  “对一个运动员而言,金牌既是荣誉,也是记忆。”黄频捷说。4枚金牌被自己视为珍品,特别是1975年亚锦赛金牌,“是中国篮球第一次正式获得国际锦标赛的冠军”。但是,在权衡“救命”与“荣誉”后,他还是选择卖掉金牌。

  “早就听说微博力量很大。”黄频捷说。为了卖金牌,他开通了“黄频捷-篮球”的微博。但是,快一个月了,响应者却不是很多。而身边的朋友们反复劝说他不要卖金牌。黄频捷的老朋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表示,黄频捷打球的年代很苦,名也没有利也没有,金牌是唯一的凭证了,卖掉太可惜。虽然对金牌到底能卖多少钱,黄频捷心里也没底。但是,他始终认为,救命比荣誉重要。

  前日,在电话中,姚世仁说话已经不太利索。据姚世仁的妻子介绍,因为偏瘫,姚世仁已失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她和姚世仁都没有退休金,只能靠900元的低保生活。生病后,即使用最便宜的药,每月也要花费六七百元。因为入不敷出,姚世仁求助过曾经投稿的媒体和曾经打过交道的当地教练,但都石沉大海、没有音讯。 综合I⑨

  黄频捷:新中国篮球五十杰之一

  生于1947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人,运动员、教练员。1965年入北京队,1971年被选入国家队,历任北京女子篮球队助理教练、北京青年篮球队教练。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家男子篮球队队长,是核心后卫,全队战术的组织者,其所在的国家队曾获第八至第十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和第八届亚运会篮球比赛冠军。1975-1983年曾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综合

  本报专访当事人:一个球星与一个球迷的患难之交

  为了挽救68岁的球迷姚世仁的生命,66岁的前国家男篮队长黄频捷甘愿拍卖自己的四枚金牌,筹款为他治病。义举在网络上流传后,感动了许多人,昨天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黄频捷和姚世仁。

  黄频捷:我与姚兄是患难之交

  华商报:您为什么要拍卖金牌帮助这个穷朋友?

  黄频捷:听说姚兄得病后,我就想帮他,但我们那个年代的球员,就落下一套房子,没挣上钱,有的就是过去获得的荣誉,比如,金牌、获奖证书。我咨询过律师,我的金牌能不能拍卖,律师说可以。我就在微博上发了消息。

  华商报:金牌是您过去岁月的记忆和见证,拍卖了很可惜。为何不呼吁一下,发动募捐?

  黄频捷: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让我说个数目,网上也有网友建议我发动募捐。但我就怕别人说我借机敛财。我还是坚持拍卖金牌所得的钱帮助老姚。如果别人想帮他,我还可以把老姚家的电话给他,让他们自己去联系,我不沾钱。

  华商报:您为什么帮助一个普通的球迷?黄频捷:老姚敢说真话,我们那个年代打球,成绩好了,领导就看不惯,动不动就说你翘尾巴了。老姚不管那一套,天不怕,地不怕,他曾是自由撰稿人,就敢写文章表扬我们。我跟他认识几十年了,算是患难之交了。如今他有困难了,作为朋友,我应该帮助他。

  华商报:你跟他一直保持着友谊吗?

  黄频捷:是呀,(19)99年,他带着家眷来北京看球,住不起酒店,就住在我家里,我负责给他搞来球票,还带他们一家游览了长城。

  华商报:您不觉得这个人很“轴”吗?为了篮球,工作都辞了。

  黄频捷:别人怎么说,我不管,但老姚是个对篮球很痴迷的人,一辈子的心思都在篮球运动上。无论是出于朋友之间的仗义,还是他对篮球的热爱,我都应该帮他。

  华商报:你为何不给他打电话?

  黄频捷:暂时不想告诉他,怕他心里难过,对他治病不好。

  华商报:我刚才跟他(姚世仁)通了电话,他很想跟你联系。而且已经有人去他家资助他了。

  黄频捷:好的,只要能帮助老姚治病,我没问题。

  姚世仁:他是我人世间最好的兄弟

  华商报:您知道黄老师拍卖金牌为您治病的事吗?

  姚世仁:他一直没有给我联系,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我得了脑梗,现在说话不利索,吃饭也很困难,但我脑子还清晰,我很想跟他(黄频捷)通电话,我想念他。

  华商报:您只是一个普通人,黄老师是前国家男篮队长,你们是怎么认识,并保持这么多年友谊的?

  姚世仁:我们认识30多年了,我记得是在上海认识的。我只是普通人,黄频捷是个大球星,但他不像现在的球星高高在上,那时候的运动员没有一点架子,黄频捷球打得好,我就撰文表扬他。我们都脾气耿直,一见如故。

  华商报:您想跟他联系吗?

  姚世仁:我希望他跟我联系,要不是他帮助我,我还不知道怎么办。今天上午,江苏体育局一个领导以个人名义来我家,给我2000元治病,很多记者都来我家采访我,要替我呼吁。有这么多人帮助我,我感激不尽,但我最想跟老黄联系,他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兄弟。

  本报记者梁军

  谁是姚世仁?

  为篮球不顾家的狂人

  写论文到国家体委毛遂自荐

  1965年我才分配到南京造纸厂当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14元,我终于可以吃饱肚子去研究篮球了。我下班后就抱着球上篮球场,晚上挑灯撰写篮球论文。21岁时我写了一篇《中国篮球发展战略的思考》,我想若拿到中国篮球管理机构,肯定会有参考价值。我拿了刚发的16元工资,正好够买张车票(慢车)的钱,直奔北京,想为中国篮球献上真知灼见。但到国家体委门口被拦住,球类司的两位同志下来听我讲了一番,并收下稿子,并开了张证明,按上访人员到接济处给了我16元车票钱和2元零花钱,我临走看了一下天安门便匆匆登上回南京的列车。

  一人养家糊口仍痴心不改

  1969年我找了位近郊的农村姑娘时盛英成了家。婚后我依然钟情于写篮球论文。1975年,我已经有两个孩子,工资35元,我爱人没有工作,4口人一天只有1块钱的生活费,我爱人说:“你成天这么写,一分钱也挣不到,你总得顾家啊!”我没有听她的劝告,反而又想到北京去把我的篮球理论阐述一番,我爱人哭了,说这日子怎么过。我说:“如果我的理论被上面赏识,说不定还能把你们带到北京。”

  我终于找到篮球界的权威、球类司副司长、代表中国男篮参加过1936年奥运会的牟作云谈了一个多小时,阐述必须打紧逼才能发挥中国篮球快速灵活的特点,他和我辩论交谈一个多小时,谁也没有说服谁。1979年改革开放了,我又找到牟作云老先生,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带一支专业篮球队,牟老听完仍说,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

  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妻子

  1982年4月7日,我分析仅1.72米高的宫鲁鸣组织进攻战胜波多黎各的论文《小个儿的绝招》在《体育报》上发表了,我把《体育报》汇来的18元稿费让妻子看了,她流下了泪水,同时希望我能去挣更多的钱。几个月以后,我又写了一篇《一颗脱颖而出的篮坛新星》,又发在《体育报》上。

  从少年到接近老年,我一直紧紧追寻我迷恋的篮球,并最终成为我的事业。我自认我的路没有走错,如果我不干业余篮球评论人这一行,如今早已是下岗职工,要为找工作伤透脑筋,要游弋于各招聘会场屡受打击,还要领国家给的救济金。我唯一歉疚的仍是,我太痴迷了,太对不起跟我受了半辈子苦的妻子了…… 摘自《姚世仁自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