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丽梅 |
![]() |
闫安 |
在国际乒坛一家独大的中国乒乓球队,队伍内部竞争极其激烈。在“直通巴黎”乒乓球预选赛中,在高手如云的中国乒坛中,有两个人,好像挣脱了缰绳的黑马,即使对手排名世界第一,也“hold”不住他们。这就是胡丽梅、闫安,两个年轻的“90”后运动员。
门票“削”出来
胡丽梅1995年出生、成长在山东淄博。小学一年级时,学校的体育兴趣班招人,恰好小时候姑姑教过她打乒乓球,于是,7岁的胡丽梅报了名。胡丽梅后来回忆说:“我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因为打过乒乓球所以才报的名。”就这样一件机缘巧合的事情,让胡丽梅走上职业的道路。
后来胡丽梅进入八一队,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潜能。那时在队里,她的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反而一直是垫底,比赛也总是输的比赢得多,胡丽梅曾质疑过自己,自己就真的只有这点本事?自己的天赋跑到哪里去了?她哭了,想放弃,但在教练和父母的劝说鼓励下,这个顽强的姑娘坚持了下来,经过刻苦的训练,终于在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二队。
2012奥运年,胡丽梅除了打甲A比赛积累经验之外,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一队做陪练。胡丽梅选择了现在在国家队比较“非主流”的削球,而且打法还是在中国绝迹多年的反手长胶削球。所以国家利用了她这一特长,将她培养成了第二个韩国名将“金景娥”,专门训练奥运会运动员适应削球。在当陪练的日子里,胡丽梅与刘诗雯、李晓霞、郭焱、丁宁等主力队员都交过了手,她从中受益匪浅,进步神速。相信这也为她在“直通巴黎”中战胜主力丁宁提前做好了准备。
就在今年前不久,胡丽梅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国家一队,她甚至连国际比赛都没有参加过。即使是这样,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眼神中透着坚毅的小女孩临阵顶替郭跃参赛,并由此一鸣惊人,奇迹就这样降临在了胡丽梅身上,她一路连胜闯进8强,在半决赛中战胜丁宁,让大家在削球手身上看到了世界冠军的新希望。对于胡丽梅来讲,她的前途是显而易见的光明,但无论怎样,她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相信她在巴黎世乒赛上一定可以进一步证明自己。
有运气更有实力
闫安1993年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是北京女队的教练闫永国,同时也是他的启蒙教练。父亲的事业让闫安爱上了这项运动,并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年仅6岁的他被父亲送到体校进行训练。经过刻苦的训练,闫安进步速度非常快,终于在2006年5月成功进入国家队,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名新秀。
闫安打球有激情,有灵气,带着一种“90”后与生俱来的冲劲,引来不小的关注。其实闫安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运动员良好的潜质。在最近几年的乒超联赛中,闫安时常能给观众带来惊喜,有时打得连王皓、马龙、马琳等国际一流运动员都“hold”不住他,最后无奈成为这位小将的手下败将。相比胡丽梅的初出茅庐,闫安的的大赛经验还算丰富,他曾参加过几站乒联巡回赛、2009年的全运会,以及给他印象最深的2011年世乒赛。11年的世乒赛中,闫安和女队的冯亚兰搭档,由于不敌韩国组合石贺净/徐贤德而无缘8强。这场比赛的失利让闫安郁闷不已。之后闫安曾说,他有多热爱这项运动,就有多讨厌输球的那种感觉,“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只是有时候输掉比赛后自信心会很受打击,然后会想偷偷懒”。
失败过不怕,能爬起来的就是好样的。2012赛季的乒超联赛虽然在闫安的遗憾中结束了,但却收获了成长和自信。在男子胜率榜上,闫安惊喜地发现,他以22胜12负排名第三,而在他前两位的是马龙和张继科,这也意味着闫安距离世界一流的水平已经不远。这次“直通巴黎”的比赛,闫安这匹黑马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运气女神的眷顾,更多的还有他自身的实力。他的努力,他的进步,他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有他的运气,相信闫安,定会前途无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