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将组建一支17人的电子竞技国家队,参加第四届亚洲室内和武道运动会。消息引来国内跳水名将何超“电子竞技也算体育?”的吐槽。尽管事后何超很快道歉,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在网上持续发酵。一种声音认为,“电子竞技”是“不务正业”的事,和体育不沾边;另一种声音认为,“电子竞技”符合体育项目的特质,只是使用的“道具”有所不同。
在国内,电子竞技的“名分”早有定论。2003年,电子竞技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确定为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序列编号”为78号。其官方定义为,“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去年9月,电子竞技还被提名为2020年奥运会比赛项目。
中国队员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WCG、ESWC、MLG等众多电子竞技赛事中。2005年、2006年,魔兽争霸选手李晓峰(游戏ID:Sky)两次赢得WCG冠军,跻身名人堂。去年在江苏昆山举办的“2012WCG总决赛”上,中国队拿到三金,首次捧起“国家杯”。
在国外,电子竞技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韩国的电子竞技的产业规模甚至超过汽车工业。在电子竞技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顶级选手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收入,一年收入可达200万元以上人民币。
在国内,电子竞技常被看作是“打游戏”的代名词,也因此背上了很多骂名。家长们怕孩子以此为借口,沉迷游戏,“玩物丧志”,影响学业。这也是绝大多数反对者拒绝将电子竞技纳入体育项目的主要原因。
电子竞技玩的是“游戏”,参赛者却不能对之“儿戏”。电子竞技拼的不仅是智商,还有动作的协调和反应能力。参赛选手也需要通过刻苦训练来提高自己脑、眼、手的反应速度,且要讲究团队合作。李晓峰曾坦言,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他曾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练习16至18个小时,连续不断地重复鼠标和键盘的操作。从这一点上说,电子竞技相比象棋、围棋、桥牌等智力类项目更应该被视为体育。
国内电子竞技行业起步较晚,缺乏规范和引导。参赛选手几乎都来自民间,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商的赞助和比赛奖金。但最终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从业者,解决温饱都困难。
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丁兆林认为,将电子竞技列为体育项目最大的争议在于,此举是否等于鼓励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在他看来,电子竞技组成国家队,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影响在所难免。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郝勤认为,把电子竞技列为体育项目未尝不可,但他同时提醒,发展电子竞技要避免陷入“唯金牌论”的怪圈。电子竞技国家队不必长期设立,要依靠民间力量来推动项目发展。
(杨程)
推荐理由:
国家体育总局组建电子竞技国家队这一消息引来了不小的风波。关于电子竞技究竟应不应该算体育项目,支持者与反对者由线下“吵”到了线上。其实,按体育项目的定义,将电子竞技纳入体育的范畴已成事实。但反对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一旦组建国家队,发展电子竞技项目立刻上升到国家层面,这势必会对青少年的行为起到示范效应。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国家需对该行业进行正确的宣传、规范和引导,这样电子竞技项目才能真正得以“转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