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错的开局,并不意味着会有跨越式发展。尽管赢了一场四回合的首秀,但对邹市明而言,未来职业拳击道路还是不好走,“奥运冠军”的金字招牌反而可能变成他成功的绊脚石。对于转型后的邹市明,究竟多久才能赢得个人第一条金腰带,许多人抱谨慎乐观的态度;但对于拳击项目在中国的推广,邹市明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
邹市明首秀没KO就不OK
拳王争霸赛暖场 精心挑选“替罪羊”
中国人特别看重“开门红”,而邹市明也不出所料地拿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首场胜利。但让人遗憾的是,面对年仅18岁的蝇量级拳手巴伦祖拉,31岁的邹市明没有KO对手,甚至没有一次漂亮的技术击倒,最终只以点数取胜。难怪赛后近七成网友评价,邹市明从“专业拳手”转型为“职业拳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想要在两年内获得金腰带,难度绝不亚于再拿一枚奥运金牌。
按照惯例,澳门皇金拳赛就连举牌宝贝都要经过精心挑选,对于水平高、头衔大、人气旺的比赛更是相当重视。然而这一次主办方破例让一场“初段班”的四回合较量挑大梁,前面还特意安排两场12回合的世界拳王金腰带争霸赛暖场。聒噪了几个小时的观众们,草草吃完“主菜”后才发现味道不对——邹市明的推广团队早就“内定”了这场胜利,法新社甚至称巴伦祖拉是精心挑选的“墨西哥替罪羊”。
邹市明的恩师张传良看了弟子的比赛后坦言,“赛前的他一点都不兴奋,甚至有点憔悴,但上场后又太急于表现了,反而显得很浮躁,导致无效消耗体力和技术动作变形。 ”中国第一位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熊朝忠的经纪人刘刚则表示,“他的表现过于急功近利,还没打出职业拳手的味道。 ”
“海盗式”打法成职业赛阻碍
冠军的拳垂下去 观众的心揪起来
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时,曾要求他把之前所学的武功招式忘干净,《庄子》里也有“吐故纳新”一说。上周六的比赛结束后,不少业内人士质疑邹市明根本没有改变业余拳击的打法。中国拳击名宿王国钧表示,这么打不是不行,但想在职业拳坛走得更远,就一定要有所改变。兔子般的跳跃、幽灵般的躲闪,加上迅雷般的突袭,这种“海盗式”打法曾是邹市明横扫业余拳坛的“三大法宝”,但如今却成了横亘在他通往职业道路上的鸿沟,要想跨越,不仅需要苦练,更需要忘却。
全程陪伴邹市明首场职业拳击赛的世界拳击组织中国区主席张涛,对于他技术上暴露的问题看得真切:“他已经习惯了移动,很难定下来打。 ”邹市明的教练罗奇也表示,与业余拳击“点到为止”的打法不同,职业拳击里最能取悦观众的应该是重击,是征服甚至摧毁对手。有专家分析称,“他经常下垂双拳,依靠步伐来控制躲闪距离,这在职业赛场上是极度危险的动作,下颌及头部随时都会遭到对手的致命一击。 ”“他的精神可嘉,但仅靠不到两个月集训就想改变技术特点,是完全不可能的。 ”同样在美国接受顶级训练的职业拳击手杨连慧表示,“要忘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至少需要一年。
推广这个项目是“终极目标”
转型为拳击正名 不是血腥是励志
邹市明以31岁“高龄”下海,单凭他敢于向以血腥、残酷著称的职业拳击发起挑战,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胆识。能够征服“利益至上”的赞助商和推广团队,邹市明靠的不仅是有巨大开发潜力的中国市场,还有他成为一名伟大运动员的潜质。社会体育学家金汕称:“敢于收起奥运冠军的光环,进行一次前途未卜的自我转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邹市明都已经是一个英雄。 ”据邹市明的家人透露,邹市明计划在一、两年内拿到金腰带后退役,在上海创办一家俱乐部,专门推广拳击项目。邹市明说:“拳击在西方受欢迎,关键是观念。我觉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拳击这个项目,不是‘血腥’,而是‘励志’。比赛时我们会用各种方法挑衅对方,寻求机会将对方打倒,但结束哨音一响,我们又做回好朋友。拳击表现在场上是毅力,表现在生活中是豁达。 ”张传良对此也非常认可,“邹市明在奥运会的成功激励了不少青少年从事拳击运动,如果他能在职业拳坛再创奇迹,将对国人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 ”
国家体育总局拳跆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表示,“也许通过熊朝忠和邹市明等几代运动员的努力,管理部门会允许职业拳击在国内开展和推广。 ”从这个角度看,邹市明迈向职业拳坛意义重大,不是冰凉的胜场数据能够衡量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