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华
手握中超职业级主教练证书,却很享受带教“娃娃军”的纯粹和简单。一转眼,成耀东已转型成上海U20全运队的主教练。带队归带队,他并没有停止对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思考。
“全运足球成为各省市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牛鼻子,这本身是好事。不过,因为全运会而取消青少年联赛,这样的做法不可取,未来是否可以完善一下赛制?”成耀东这样表示。
差异:深度不同
国外职业俱乐部主教练工作的范围,往往只限于训练场和比赛场。时间一到,主帅就可以拍屁股走人。在中国的职业俱乐部,本土教练更像个管家,球员吃饭、住宿、受伤、生病都要管。
那么,带教中国的青少年球队,主教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带球队和做老师,其实一样。过去带职业队,是中学班主任;现在带青少年,就是小学班主任。”成耀东坦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职业球员毕竟有一定社会经验和阅历,也知道如何阅读和控制比赛。青少年球员的状态和心理起伏很大,非常不稳定,这对我也是新课题。”
带职业队,主教练往往在决定球员的合同年薪、出场次数等方面拥有权威;但带青少年球队,他们更操心队员深夜不睡觉、偷玩电脑、有点小钱开始交女朋友、接触社会人员繁杂等问题。
完善:莫弃联赛
提升全运会足球金牌的比例,以此激发各省市开展青少年足球的积极性,中国的青少年足球由此也深深打上了全运会的烙印。带教浙江足球队的日本籍主帅小野刚,以前是日本足协技术委员会主任,负责编写日本足球发展大纲。他认为,全运足球如果太功利,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对年轻球员的身心是一种摧残。
作为体制内的人,成耀东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国情不同,立场也不同,我只能这么说。”他坦言,比赛总是要争第一,这并没有错,“全运会重视足球,肯定是好事,对青少年足球是一种促进。”
不过,成耀东认为,全运会只是一条腿,不能忽略了另一条腿联赛。“巴西世界杯,各大洲的预赛提前三年就开始打。全运会四年一届,能不能也搞成跨年赛事?现在一年里要打预赛、复赛和决赛,直接导致青少年联赛被取消,我觉得这不合适。毕竟,联赛是足球发展之本。”
期待:校园普及
成耀东坦言,麾下的这支球队,乃至整个中国的U20球队,质量不是很高,“这不是球员的问题,也不是教练的问题,而是普及的问题。我们的选材面太窄,质量怎么可能高?”
欧洲足球发达国家和日本的数据显示,足球人口均占青少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成耀东认为,上海有300万青少年,理想的足球人口也应该是60万左右。不过,据上海市足协统计,2012年沪上注册球员仅有1600余人,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近3万人相去甚远。
“我们队去英国打比赛,光在曼彻斯特一城,同等水平的球队就有40多支,包括曼联梯队等。我们去大阪,对方同龄、同水平的球队也有30支左右。我们集中了上海最好的足球人才,也就25个人左右,选出来的苗子也无法和曼彻斯特、大阪的比。”他说。
“问题很清楚,解决有难度。”成耀东说,提高青少年足球的水平,既要全运的精英路线,也要抓校园足球,同时要解决球员的出路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