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刚踢了6轮,就已经有6名主裁被停哨,可谓是联赛中罕见的场景。国安球员周挺的“功夫足球”,踢到的不仅是申鑫外援的身体,更着实踢到了中超裁判的“要害”。
中超的裁判危机
足协对国安球员周挺与当值主裁郭宝龙的处罚一出,惊起一片波澜,解决中超面临的裁判危机已经刻不容缓。反赌扫黑之后,一批“经验流”老裁判远离了裁判界,多名年轻裁判则被提升为国际级裁判,但他们的执法场次和所受历练显然不足,于是,各种失误之后,停赛罚款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不能说他们有主观恶意,但还是引起了球队与球迷的不满,让中超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裁判们心惊胆战,足协更是声称已经尽力选择最优秀的裁判来执法中超,却还是不能阻止重大错判、漏判的频繁发生。裁判们心理受到的影响也不小,球场氛围一热烈,有时就会发蒙;有些裁判为了维护权威,将错就错导致失误更加严重。如此一来,裁判普遍得不到信任,甚至还被敌视,这也让他们越发地不会吹了。
洋哨治标不治本
足协大幅增加了外籍裁判的执法场次,看起来是缓解了信任危机,好像外籍裁判们吹的已经不是哨子而是权威了。
不是每一个外籍裁判都有高水平,可足协还是乐此不疲,原因何在?本土裁判出现漏判错判,足协必定又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但是外籍裁判执法后,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引发太多的争议,无需深究评判,最终不了了之,足协还不用承担暗中做手脚的罪名,可谓“皆大欢喜”。
表面上请来洋哨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也使本土裁判的业务水平被无视,缺乏安全感,能力上不去,无益于本土裁判的成长,足协此举看似找到了化解矛盾的办法,实际上却没有解决问题。
裁判职业化是方向
在中超执法裁判的选派上,足协裁判委员会坚持使用的抽签制虽可以避免人为操作的可能,却也会让缺乏经验的裁判出现在关键场次上。这是一门学问,却交给抽签来决定,裁判管理水平的低下显而易见。有些乱象也许是抽签制造成的,也许是由于对裁判员的能力不够了解造成的,但中国裁判的管理组织架构不完善,或许才是决定性的原因。
各家俱乐部几乎每轮都在抱怨裁判员的水平。但是中超是否该开始培养、扶持自己的职业裁判?加强裁判员监管、注重裁判员评估是中超可以努力的方向。欧洲一些先进联赛已经实行了裁判职业化,中超却没有一个裁判是真正的职业裁判。中超联赛是职业的,执法裁判却是业余的,这样的反差不免让人有种难以言说之感。着眼于联赛职业化、运动员职业化、裁判员职业化三者的正比协调发展,才有助于中超联赛深层次的进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