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曾珍 4月25日发自北京)郎来了,时隔15年,她再次在中国女排低谷的时候重新出山,担任主帅一职。
和第一次执掌中国队时不同,郎平更加成熟了,她有了更多的执教经验,52岁的她曾经两次率队获得奥运会银牌,在意大利、土耳其以及中国联赛中带过俱乐部,都获得了冠军。她的水平和能力已经无需更多证明,“郎平”两个字足以证明一切。
此外,郎导的视野和名望在当今的中国排球界已经无人能及,她是曾经“五连冠”的绝对功臣,是老女排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排球的一面旗帜,作为教练,她曾获国际排联授予的“世界最佳教练”称号,精通英语和意大利语两门外语,在全球都有得意门生和业内好友。
毫无疑问,郎平的回归给中国排球带来了很多利好,大家的排球的关注空前高涨,国家队的成绩也自不用说,中心已经明确里约奥运会夺取奖牌。而对于已经濒死的中国排球来说,郎平就好比速效救心丸,将其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不过,和上一次相比,除了郎平所带来的,大家或许更关心她能留下什么。
15年前,郎平从美国回国执教,也曾轰轰烈烈了一把,百家媒体机场接机,队伍战斗热情高涨,在短短几个月后,刚刚拿到世锦赛第八,丢掉亚洲冠军的中国女排在1995年的世界杯中获得铜牌,并在次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中拿到银牌。郎平用她的全心复出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迷,更难得是,当时在教练组中担任助理教练的陈忠和和王宝泉此后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名帅,王宝泉带领天津女排获得联赛九冠王,是绝对的功勋教头。而陈忠和更是开创全新局面,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冠军和北京奥运会的铜牌。
但在这些辉煌过后,当水面又渐渐沉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发现,中国排球虽然经历了辉煌,却从来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青少年的培养,教练,裁判等相关行业的培养,排球文化建设,市场化开发,这一系列排球发展的立命之本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更没有健全的体系,能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到如今,中国排球的路越走越窄,面临的是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补充的尴尬局面。
“重振排球”是这次郎平“出山”的真正想法,年过半百的她之所以敢冒这么大风险,除了对排球的热爱,还有对新任领导的认同。潘志琛曾多次跟郎平沟通,并提出大排球的宏伟设想,他希望以球队为龙头,带动整个排球,排球联赛的发展,以队带赛,再用赛事来促进文化发展,最终反哺到球队。
今天的主教练见面会上,潘主任再次提到,项目的成功不能依靠某一个人,郎平也不是救世主,她需要一个复合型团队,利用体制优势,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将中国的排球事业建设得更好。
这一方面是为刚上任的郎平减压,但更多地触及了排球发展的根本。郎导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但速效救心丸毕竟治标不治本,想要中国排球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必须打破桎梏,改善自身环境,而这,必须是排管中心这样的管理机构操刀的,希望新的排管中心领导能真正打通中国排球的任督二脉,建立其完善而良好的循环体系,让其健康成长。
(来源: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