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有一句很实用的话:比赛看外援。如果放在中超,这句话可能更是经典。
今年亚冠联赛小组赛,中超的表现要好于J联赛和K联赛。在中日韩三国足球较量中,近十年内,中国足球都是垫底者,唯独这一次,中超大有扬眉吐气的架势。要问中国足球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回答:巨资引援。广州恒大能笑傲亚冠,就是凭借南美的前场三叉戟,双线作战之下,恒大又能继续领军中超,靠的是新援埃尔克森。贵州人和最后一刻没能小组出线,就是因为外援米西莫维奇关键一战停赛。
引进高水平外援就是中超崛起的秘诀,就是中国足球的命脉。谁能卡住这个命脉,谁就掌握一切。大到联赛水平,小到俱乐部权力。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球队中,到底是主教练还是总经理说得算?回答是:谁负责引援,谁就说得算。因为在一个球队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引援,因为他关系到球队一年的成绩,关系到一个球队一年资金的支出。如果一个主教练无法决定引援,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
广州恒大这几年在外援上的巨大投入,效果十分明显,一个关键因素是,引援的资金都花到了刀刃上。很多也高喊大投入的球队,要么在引援上是吹牛,要么是钱没花到正地方。
这几天有关山东鲁能俱乐部外援调整话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好事者算了一笔账:鲁能四年签了18个外援,光是与外援解约的违约金,就可以购买一个埃尔克森。为什么要频繁更换外援?是选援没眼力?不是,换外援也有一笔经济账。
任何一个俱乐部,无论哪个外援进门,经纪人都要在其中“深入”活动。谁决定外援的签约,谁就是公关的对象,这可不是一个小肥差。
其实山东鲁能换外援不是经典案例,天津泰达在日子好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更换一批外援。频繁换外援的动力,不是每年引进的都是水货,而是换外援很有经济效益。
目前的中国足球外援市场,完全是一种早市的档次,没有严格的行规和制度,只有潜规则和幕后交易。尽管近几年,中超投资人都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但是大投入并非都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负责花钱的人,愿意到早市上去买东西,你知道价格到底是多少?
中国足球发展二十年,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引援的市场和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但是相比之下,这种市场的成熟步伐,还是比较缓慢,甚至是一种停止。中超联赛在大投入的环境下,需要考虑整个环境和行业的整顿,特别是外围环境的整改,已经刻不容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