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巴黎世乒赛女单项目决赛中,中国选手李晓霞以4∶2战胜队友刘诗雯荣膺冠军,实现了“大满贯”的目标。但在男双比赛中,郝帅/马琳以2∶4不敌中华台北队的陈建安/庄智渊,男双世锦赛10连冠终结。至此,在非奥运金牌项目上,国乒只有郭跃/李晓霞女子双打夺冠,而男双、混双均丢掉了金牌。外界纷纷猜测,这是为了“推广乒球”,让其他代表队也有一争冠军的想法。其实早在出征前制定参赛名单时,国乒就用心良苦,男双和混双没有派出最强组合。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愿望似乎达到了。但是“让金牌”,真的会拯救乒乓球这项运动吗?
让金牌
让不出奥运战略
混双男双都是非奥项目
国乒在本届世乒赛金牌大缩水,22年来首次丢掉了混双金牌,男双十连冠被终结,考虑到之前国乒已经说了很久的拯救乒乓,这回似乎终于从雷声大雨点小变成动真格的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目前国乒仍然处于历史最强大的阶段,之所以连丢两金,除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发挥上佳有一定关系,更大因素是国乒战略思想的转移。说到这样的有的放矢,刘国梁自有安排,那就是像男女单打这样的奥运项目一定会全力以赴,而混双如今已经沦落为世乒赛上的鸡肋,双打也仅仅是奥运团体赛里的一场,无法直接拿到金牌,重要性已经不如从前。也就是说,在锦标主义和金牌至上的举国体制前提下,就是刘国梁再推广乒乓,无论是“请进来、走出去”,还是更为直接地在欧洲设置训练营,都不会改变国乒在奥运会上拿到四枚金牌的目标。既然奥运会“让不得”,那只有在世乒赛上做个顺水人情了,所以,在混双与男双两个项目上,国乒没有派出最强组合,改用临时配对的方式出征巴黎。
让金牌
让不出对手兴趣
乒乓球还是亚洲的运动
众所周知,世界乒乓球版图最需要扩大疆土的地方是欧洲,作为上世纪的乒乓球重镇,随着瓦尔德内尔、盖亭等老将的退役,以及施拉格、波尔等人的年龄增大、状态下滑,欧洲人对乒乓球的关注度已经大不如前。国乒自然也最想将金牌“让”入欧洲人手中。可哪知,混双冠军被朝鲜队获得,该国体育也玩的是举国体制,相当于一种举国体制的成功代替了中国的举国体制;男双金牌则被中华台北队摘走,冠军还是咱中国人的。目的没有达到,欧洲人自然不买账。
昨日记者通过QQ联系上现在代表波兰参赛、刚刚从巴黎返回的前中国选手王增羿,他表示,乒乓球在欧洲本来就不是很受欢迎的运动,这次欧洲选手又没能有一块奖牌入账,恐怕欧洲人不会因为中国队丢金激起对乒乓球的兴趣。“从中国选手的比赛态度上来看,他们还是十分希望能够拿到金牌的,只是几对组合都是新搭档,没有在大赛上配过。国乒丢掉混双和男双金牌,可以说是与他们在决赛中的对手发挥更好有关系。亚洲人的训练更系统也更善于钻研球,所以这次欧洲颗粒无收。如果什么时候欧洲能在大赛上拿到金牌了,大家玩乒乓的兴趣和项目的受关注度才能更好。”
让金牌
恐牺牲体育精神
国字号教头指导更有用
在接连丢掉两块金牌后,刘国梁对“让球”一事做出了解释,那就是国乒没有重点备战双打项目而已。细细想来,刘国梁这句话似乎只针对狭义的“让球”,比如在赛场上故意发球下网或者回球失误,这明显有悖于体育精神。但是在能派出更强组合的情况下,选择派出新组合应战,难道不也是一种“让球”么?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根本不用为丢失金牌捶胸顿足,因为只要我们认真备战了,重视双打项目了,金牌还是我们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当然,国乒派出非最强组合参加,除了有利于鼓励对手争取好成绩外,对于国乒阵容中的非绝对主力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锻炼自己,也许正是考虑到这样的一箭双雕,才让国乒坚定了“让金牌”的想法。
相比于“让金牌”,王增羿认为欧洲训练营的建立,应该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前提是不能等同于以往的“请进来、走出去”。即其他国家的球员只能和省队、俱乐部一起训练,根本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如果能让国家队的教练和陪练一起驻扎在训练营里,天天盯着欧洲球员训练,在细节上给予指导,相信会帮助欧洲选手缩小与中国队的差距。”
让金牌
让不出百花齐放
一家独大的症结是举国制
中国乒球在本届世乒赛上有选择性地让出金牌,是为了避免在大赛上大包大揽的尴尬,却回避了造成中国乒球一家独大的根源是我们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造成了中国乒球的长期垄断,造成了专业打业余,这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其实是不公平的。我们花着纳税人的钱,不计成本地投入,使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科研团队甚至最好的陪练队伍去制造一个个金牌机器。试想,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制造金牌机器的系统面前,国外那些依靠业余时间自学成才的乒乓球选手,即使天赋超人,也无法逾越。更不是刘国梁所言的,参加几次训练营就可以缩短差距那样简单。
本届世乒赛,中国队让出了两项非奥运金牌。假如奥运会上混双和双打变成两个金牌项目,中国乒球还会在本届世乒赛上让出这两枚金牌吗?换句话说,无论中国乒球怎么让金牌,你还是举国制,人家还是业余玩法,依然无法改变中国乒球的整体实力一家独大的实质。
结论:
别把训练营办成“奥数提高班”
真要推广,应以民间为主导
刘国梁在本届世乒赛上还有个特殊身份就是“推销员”,推销乒球的普及和提高。但这种“推销”的办法实在是不高明,要么是让出金牌,要么是组建训练营,让人家过来训练。稍加分析,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大总管”搞的这一套,仅仅是办了针对国外精英选手的成绩提高班,有些像教育界人人喊打的奥数班。
其实,在将群众性普及和职业化提高相结合这一点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比我们做得好。德国乒球30年前就实现了职业化,注册的乒球运动员68000人,大部分来自民间。巴黎最大的乒乓球俱乐部“巴黎第13区”,这家拥有450名成员的俱乐部凭借其良好的组织、人性化的设计以及快乐的氛围,让20万普通人参与到乒乓球这项运动中。而在法国,也正是有了像巴黎第13区这样的众多的民间乒球组织,吸引了200万法国人喜爱上了乒乓球。德国和法国基本上依靠社会的力量组成不同级别的联赛,让这项运动在民间生根发芽。而乒球在中国虽然普及度很高,但职业与业余始终是“两张皮”,职业是职业,业余是业余,没有相互“输血”的通道。
先惠及民生,才有推广的价值。推广到一定程度,尝试职业化,谋求竞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乒球运动不妨也尝试走这条路,让乒球退出奥运战略、退出举国制,依靠雄厚的群众基础,由民间和社会为主导,真正开展这项运动。
本报记者 丁潇雅 梁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