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几十载,浓浓足球情。上周末,百余名沪上足坛元老齐聚东华大学。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却依然心系一生钟爱的足球事业。谈起中国足球最近以来的种种怪现象,老人们痛心疾首:“中国足球这些年的失败,不是在于请错了几个国外教练,最重要的原因是职业化以后青训体系一夜坍塌。”
这次聚会由上海足坛老教练老球员联谊会举办,今年已是第三届。参与者是1966年以前的老一代足球从业者,沪上知名教练方纫秋、包瀛福、林耀清、刘庆泉、范九龄等集体出席。尽管不少人年事已高,甚至行动都有些不便,但难得的聚会机会让他们倍感珍惜。此前国家队1比5惨败泰国的那一场比赛,令老人们唏嘘不已。“在我们那个年代,别说什么泰国队,日本队都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
80岁高龄的包瀛福曾经担任多年的上海队主教练,是上海足坛的资深元老。最近一段时间,国足主帅卡马乔是外界谈论的焦点,他却对记者表示,中国足球的落后,不在于是谁来当主教练,而是因为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他回忆说:“从1959年成立上海市少体校时就有足球队,每个区也都有青少年业余体校。我记得当时市、区业余体校足球队加起来有800多名注册球员。1964年,上海有多达5支球队参加最高级别联赛,他们要招人就从市、区体校中招,很容易。”
回忆总是有些痛苦的,包老告诉记者:“到1999年,少体校的招生突然停了。市、区两级少体校机制完全消失,坚持把开展足球作为特色的学校也屈指可数,现在全上海只剩下4家,哪里还有苗子可选?”
时任上海市体委主任、现任上海市老年人体协主席的金永昌对此也记忆犹新。“1994年开始职业化以后,足球项目从体育局管到俱乐部办,我们的梯队全部放弃了。”他说,“职业化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我们太急、太快,脱离了国情,以至于后来没有小孩踢球了。现在都在骂国家队水平太低,但中国足球基础这么差,还谈什么国家队?”
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这些上海足坛前辈们眼睁睁地看着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昔日的国家队主帅方纫秋就谏言:“花多少钱去请什么国外大牌教练不是出路,不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请谁来都不管用!” 本报记者 关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