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各省(区)市对三大球项目的重视和投入,振兴三大球
昨天下午,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女排季军争夺战中,上海队险胜江苏夺得第三,因而进账1枚金牌。第三名也能拿金牌?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得益于本届全运会的奖牌新规。而新规制定的背后,是全运会对于中国体育作用的思考。
利用全运会杠杆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职业体育羽翼未丰、举国体制逐步改革的今天,这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国足惨败蒙羞,篮球停滞不前,女排威风不再……伦敦奥运会,中国军团足篮排三大项几乎全面刷新历史新低。奥运会“金牌大国”的背后,是我国三大球项目的集体萎靡。
苦恼之下寻求出路,体育总局最终一手促成了全运金牌新规———目的很简单,希望以全运会为指挥棒,引领三大球崛起。
以往全运会,三大球的奖牌数与其他集体球类项目一样,都是双倍计算,即冠军获得2枚金牌、亚军获得2枚银牌。从上届全运会开始,足球项目率先调整参赛组别和计分方式,增设了男足U16和女足U18项目,以此鼓励各地加强青少年人才培养。
而到了本届全运会,不但篮球、排球项目如法炮制,都设置男女成年组、青年组,同时还启用“321”的奖牌计算办法,冠、亚、季军分获3、2、1枚金牌,第4名获3枚银牌,依此类推。三大球共计产生72枚金牌,约占本届全运会赛时金牌总数(420枚)的17%,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这种奖励办法,在国内外赛事中实属“创新”。
以往花重金培养一支足球队,最多只能在全运会上收获2枚金牌,要想进入前八名,难度也不小,“性价比”并不高,所以很多省区市宁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容易出成绩的个人项目上。如今,全运会金牌重赏之下,各省区市体育局果然干劲十足,花钱到处挖人,国内篮坛动辄数百万元的全运“临时转会”就是代表。足球方面,浙江狠抓男子青年足球,并聘请绿城日本籍主帅冈田武史,出任U20和U18两支队伍的主教练,效果显著。全运金牌新规,对于处在低谷中的三大球项目,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只不过物极必反,过多考虑全运金牌,反而拖累了国家队的表现。在即将举行的东亚杯上,不少国脚更加小心地保护自己,以免受伤影响了全运会的决赛,这也使东亚杯的锻炼效果打上一些折扣。而这些,或许是新规制定时所未曾想到的吧。
不可否认国家体育总局搞好三大球的决心,但是这一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三大球,值得商榷。第三名计1枚金牌,第四名计3枚银牌,在规则制定者看来,3枚银牌的价值远不如1枚金牌。四年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总结山东全运会时,要求各个代表团不能“唯金牌论”、“唯奖牌论”。四年后,全运会奖牌分配政策,却又陷入以金牌论英雄的境地。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