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日,当王一梅主接一传,顺利起球到二传手中,沈静思组织了4号位高拉开,小将朱婷高高跃起,球从对方拦网球员的头上直落场中央,1比0,这是中国女排在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首秀比赛的第一分,此前一直让大家期待却又担心的王一梅+朱婷的一传组合,就这样以王一梅的一传和朱婷的进攻得分,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她们主接一传行吗?作为曾经“不接一传”的头号得分手,王一梅的后排技术一直是她的软肋,而刚刚在2013世青赛上获得MVP的朱婷,一传更是她的弱项。两位球员在进攻上都是目前中国最好的球员之一,而现在,在今年的大奖赛上,主教练在尽力发挥她们进攻威力的同时,却把她们的一传弱项也展示在电视直播面前。
双主攻接一传的体系,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排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主攻的全面性成为实现这一体系的关键,对于有着传统快速多变特点的中国女排来说,更多攻手成为技术全面的队员就更加关键。可惜目前除了惠若琪、殷娜和张磊等少数球员,国内大多数主攻和接应都不具备主接一传的能力,尤其是主攻攻强守弱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中国女排要想实现快速多变的体系,更多队员必须要技术全面起来,这也是主教练郎平此次锻炼王一梅、朱婷的重要原因。
对于王一梅和朱婷来说,这是一条必须努力的成长之路,在比赛中我们也多次看到,她们的一传也数次出现失误,到位率偏低,但是两位球员却自始至终没有泄气,当对角出现连续一传失误的时候,马上自告奋勇地后撤支持,让队友得以调整,同时其她队员们也不断给予她们支持,尤其是张磊和自由人陈展,在场上不断地提醒着两位球员,更是根据对手的发球逐步调整自己的接发球面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互相弥补,一旦接发球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对角的攻手也尽量通过自己的强攻,来争取下球度轮,这种场上的团结和互相弥补,写在队员们的脸上,更镌刻在每一个得分里。
除了一传环节的积极努力,队员们在发球环节上也有一定提高,首场比赛我们的发球,都造成对方的一传连续不到位,造成无攻过网,或者被迫打调整攻,从而让我们的拦防更有针对性,尤其是马蕴雯和沈静思的发球,找人找点非常准,在教练的提醒下,多次发球找保加利亚一传最薄弱的16号,无论16号在1号位、6号位,还是在队员比较集中的4号位后区,中国队发球的队员总是能够通过精准的发球找到攻击点,比起刚刚过去的全运会,队员们的发球普遍更低平、快速,而且落点非常刁钻,可以想象得到国家队早日常的技术训练环节,一定在发球上抠的非常细致。
女排队员的身高普遍越来越高,在网口实力提升的同时,队员们的小球技术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副攻队员,由于后排任务非常少,重攻轻守的现象比较普遍,继而造成前排的小球保护能力缺乏,这些问题虽小,但是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场上,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带来的是此消彼长的后果,尽管不会出现直接的失误,但是却直接影响着进攻效果。
此次国家队集结,针对副攻队员在后排发球后的半轮防守,郎导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训练效果怎么样呢?首日比赛第三局,两位副攻队员刘聪聪和马蕴雯,就分别在第2分和第16分,上演了在反击中自己在二传身后起球,然后随即快速上步扣球的好戏,当对方进攻队员,把球吊在二传身后时,副攻必须马上做出反应,不仅要上球上的好,而且还要马上跟二传形成呼应,直接攻防转换,或者掩护两翼攻手进攻,如果副攻反击中能够有效牵扯对手,那么反击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了。
除了网前小球技术的进步,后排的防守也是副攻队员要补的重要一课,尽管在后排要被自由人替换下场,仅仅只有半轮的防守任务,但是起球的效果也直接决定着己方的反击效率,在首日的比赛中,两位副攻队员在后排5号位都有着更加积极地防守面貌,在和前排拦网队员的拦防配合下,多次通过准确卡位来起球,为前排攻手的反击进攻制造了机会。
“郎二期”组建不足半月的时间,在一传、防守、发球等环节,尽管队员们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练们的努力、队员们的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在这个有着极强凝聚力的集体的齐心协力下,队员们的技术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突破,就像主教练郎平在赛后说的那样,“我们对对手不了解,只能做好我们自己,我们希望给新手更多机会,挖掘她们的潜力,尤其是这两年,希望能够顺利新老交替,目标肯定是最好的目标,但是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胡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